时间: 2025-04-27 13: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31
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
——梅尧臣
有人说北海的鱼,与东海的鱼是不同的。最近听说达头鱼,偶然得知它的名字,原来是海鱼。干枯的鱼鳞上面覆盖着薄薄的雪,端上餐桌则成为美味。过去我从未听说过它的名字,渔官对此感到疑惑。有些人像臧文仲那样,不与柳下惠相提并论。从今往后入杯盘之中,也不必因为鲍肆而感到羞愧。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蕴之,晚号梅溪居士,宋代诗人、文学家,出生于北方,后在南方从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海洋贸易日益繁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一种鲜为人知的海鱼,反映了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和对食物文化的关注,同时也隐含对人事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梅尧臣的《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是一首将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作。全诗以达头鱼为线索,围绕它的稀有、味美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美食的欣赏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诗的开头以“孰云北海鱼,乃与东溟异”引出话题,提出北海与东海鱼的不同,展现诗人对地域文化的敏感与重视。接着“适闻达头鱼,偶得书尾寄”表明诗人偶然得知此鱼,暗示对新事物的向往与探索。诗中以“枯鳞冒轻雪”形象地描绘了达头鱼的外貌,给读者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这种鱼的珍贵与稀有。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有如臧文仲,不与柳下惠”表达了对名声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让人思考价值与名声之间的关系。最后“应莫惭鲍肆”则是以一种洒脱的态度来接受生活的真实,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信。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味的珍视,梅尧臣通过对一种海鱼的描绘,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达头鱼的描绘,表达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名声的淡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达头鱼”象征什么?
“枯鳞冒轻雪”中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
梅尧臣的《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美食的欣赏,而后者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风光的沉醉与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