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32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作者:李群玉 〔唐代〕
哑轧暮江上,橹声摇落心。
宛陵三千里,路指吴云深。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南浮龙川月,东下敬亭岑。
多君咏逍遥,结萝碧溪阴。
高笼华表鹤,静对幽兰琴。
汗漫江海思,傲然抽冠簪。
归屿未云寂,还家应追寻。
二陆文苑秀,岧峣怀所钦。
惜我入洛晚,不睹双南金。
江左风流尽,名贤成古今。
送君无限意,别酒但加斟。
在黄昏的江边,橹声让我心情萧索。
宛陵到这里有三千里,路途指向深沉的吴云。
莼菜让我思乡的情绪涌动,忽然听到吟唱的声音。
南面的龙川月亮升起,东边的敬亭山渐渐显露。
你我吟咏逍遥,缠绕着青翠的溪阴。
高高的华表上栖息着仙鹤,静静对着幽兰的琴声。
我对浩瀚江海的思念,无拘无束,傲然抽出冠簪。
归来的岛屿还未安静,回家的路上应当追寻。
二陆的文苑才俊,岧峣的山峦让我心向往之。
我可惜入洛太晚,未能见到双南金的风采。
江左的风流已经消散,名贤们成了历史的尘埃。
送君的情意无尽,离别的酒请再斟满一杯。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子群,号群玉,生于盛唐时期。李群玉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这首诗是在送别一位隐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对江南美景和逍遥生活的向往。
李群玉的《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哑轧暮江上,橹声摇落心”以生动的声音描画展现了黄昏时分的江边情景,给人一种孤寂与思绪的交织。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从“宛陵三千里”到“南浮龙川月”,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隐含着对家乡的思恋。接下来的“多君咏逍遥,结萝碧溪阴”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似乎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几句“江左风流尽,名贤成古今”更是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感慨风流人物的消逝与名士的历史地位。整首诗在送别的氛围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留恋,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构成了深邃而动人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中提到的“莼菜”代表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希望做什么?
“江左风流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李群玉 vs. 王之涣
李群玉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的深情,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人生的哲理。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特色,展示了唐诗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