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胡士彦挽词二首

《胡士彦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7-27 15:09:30

诗句

晚进违前辈,平生阙异闻。

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善学家传业,英词世不群。

固应讥尚白,官序见扬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09:30

原文展示:

胡士彦挽词二首
(作者:陈师道)

晚进违前辈,平生阙异闻。
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善学家传业,英词世不群。
固应讥尚白,官序见扬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晚辈虽不如前辈,但一生中也有独特的经历和见闻。
我依然能认出这位老人,难道天意真要让这样的文人消失吗?
他善于学习,继承了世家的学业,才华横溢,世间无人能及。
所以必然会受到讥讽,然而他的官序却在风中如云般飘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晚进:指后辈或后来的学者。
  • 阙异闻:缺乏特别的见闻,指经历较少。
  • 此老:指胡士彦,诗中提到的对象。
  • 丧斯文:失去这样的文人,表示对文化的忧虑。
  • 善学家传业:善于学习,继承家族的学业。
  • 英词:才华横溢的文采。
  • 讥尚白:讥讽那些追求表面空白之人。
  • 官序见扬云:指他的官职和名声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尚白”可能是指对空洞无物的事物的讽刺,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采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和文化的关注,且常常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对时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胡士彦去世之际,诗人以挽词表达对先辈的追思与惋惜,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诗歌鉴赏:

本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思,诗人以“晚进”自谦,却又对前辈胡士彦充满敬意。通过对胡士彦生平的回忆,表达了对失去文化先驱的惋惜与对文人精神的传承的关注。诗中“天岂丧斯文”一语,深刻揭示了诗人对文人地位及其文化价值的担忧,反映出他对社会的敏感和对文人精神的珍视。

此外,诗人在表达对胡士彦的崇敬时,也对世俗的讥讽持批判态度,认为真正的才华和学识不应被流俗所掩盖。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人精神的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进违前辈:诗人自谦,表示自己作为后辈与前辈相比有些差距。
  • 平生阙异闻:强调自己经历的不足,从而强化对前辈的敬仰。
  • 吾犹识此老:表达对胡士彦的熟悉和亲近。
  • 天岂丧斯文:质疑天意是否真的要让这样的文人消失。
  • 善学家传业:称赞胡士彦的学识和才能。
  • 英词世不群:强调他的才华独特,难以与人比拟。
  • 固应讥尚白:指出社会对真正才华的误解与讥讽。
  • 官序见扬云:表明胡士彦的成就和声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天岂丧斯文”,表现了诗人对失去文人文化的强烈感受。
  • 反语:通过讥讽表达对社会风气的失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胡士彦深切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文人精神的崇敬与坚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进:象征后辈,代表年轻一代的困惑与自省。
  • 斯文:象征文化和学识的传承。
  • 官序:象征成就与社会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晚进”在诗中指的是: A. 前辈
    B. 后辈
    C. 同辈
    D. 文人

  2. “天岂丧斯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担忧
    C. 无所谓
    D. 愤怒

  3. “善学家传业”中“传业”指的是: A. 传递家族财富
    B. 继承学业与事业
    C. 传递家庭责任
    D. 传播个人名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与文化的忧虑。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了对个体与文化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风格相比,陈师道的作品更显细腻,感情深沉,反映出宋代文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陈师道诗文集》

相关查询

和留宰赏荼釄二绝 题杨秀才园三亭·绣春 南柯子 俞义夫挽诗 次韵朱晦翁十梅 落梅 秋怀二首 再用元韵二首 送蓬庵梵老 万宣教挽诗 又题月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齿牙 卧榻鼾睡 禾字旁的字 俛拾地芥 开合 溟溟 包含拳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闭关绝市 臲卼 肀字旁的字 通同一气 貝字旁的字 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伎儿 泥猪癞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