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3:56
最高楼
商於鲁县北山
作者:元好问
商於路,山远客来稀。
鸡犬静柴扉。
东家欢饮姜芽脆,
西家留宿芋魁肥。
觉重来,猿与鹤,
总忘机,风浪里,
竟安归。
云山既不求吾是,
林泉又不责吾非。
任年年,藜藿饭,
芰荷衣。
在商於的道路上,远道而来的客人稀少。
鸡鸣犬吠,柴门静谧。
东边的主人欢欢喜喜地饮着姜芽的美味,
西边的主人则留宿,享用肥美的芋头。
我在这里重温旧游,猿鸣鹤叫,
都无心计较,风浪中,最终安然归去。
云山既然不再追求我的身份,
林泉也不再责备我的过错。
就这样任凭年复一年,吃着藜麦和豌豆,
穿着荷叶做的衣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最高楼》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元好问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最高楼》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寄情自然的诗。诗人在商於的远山中体味生活的宁静与简单,表现出对世俗纷争的淡泊。诗的开篇以“商於路,山远客来稀”描绘出一幅幽静的乡村画面,客人稀少,鸡犬相鸣,暗示了生活的安宁和人际关系的简单。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东家与西家饮食的描绘,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朴实与丰足,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云山既不求吾是,林泉又不责吾非。”他认为自然界对人不求身份,亦无过错之责,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最后的“任年年,藜藿饭,芰荷衣”则回归到生活的本质,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与珍惜。整首诗在悠然自得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展示了一种宁静的生活哲学。
《最高楼》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元好问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云山”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自然的宁静
C. 纷争
D. 财富
诗中表达的生活态度是?
A. 追名逐利
B. 超然淡泊
C. 追求奢华
D. 忧虑人生
对比元好问与陶渊明的作品,两者均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但陶渊明更倾向于表现个体的内心世界,而元好问则结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一种更为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