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42
最高楼
作者: 石任之
淮上客,获月种芜城。
锄夜结千灯。
有凉侵睫催秋露,
有葵倾叶对秋星。
气微清,蛩始唱,
意微平。
天赋予此身叨一命。
又赋予此心耽一病。
还自束莫之名。
局中人我难优劣,
世间恩怨不分明。
以无何,成至感,
愿无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淮河上旅行的客人,月光洒在芜城的土地上,夜间点亮了千盏灯火。凉意侵袭着眼睫,催促着秋天的露水;向日葵的叶子倾斜着,仰望着秋天的星星。空气微微清新,蟋蟀开始鸣唱,心意也逐渐平静。上天赐予我这个身体,使我活着,又赐予我这个心灵,使我沉迷于忧愁。可我依旧自我束缚,没有名字。身处局中,我难以分清优劣,世间的恩怨也模糊不清。无所依,产生深沉的感慨,希望没有人能听到。
作者介绍:石任之,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在某个秋天的夜晚,感受到的清凉和孤独。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最高楼》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开篇的“淮上客,获月种芜城”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月光与城市的结合象征着一种美好而又稍显朦胧的情感。随着“锄夜结千灯”的出现,夜晚的辛勤与灯火的点亮,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希望并存。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有凉侵睫催秋露”和“有葵倾叶对秋星”的描写,将自然的细节与人的感受结合,表现出一种内心的静谧与外界的变化。凉风与露水的交织,正如诗人心中的忧虑与思考,愈发显得清晰而真实。
后半部分,诗人直面自身的困境和世间的复杂,“局中人我难优劣,世间恩怨不分明”一句,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不解。似乎在这一刻,诗人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局中人,难以逃脱世俗的纠葛与情感的纷扰。
整首诗以深邃的情感与细腻的自然描写,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秋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无奈,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深沉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秋天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淮上客”指的是:
A. 旅行者
B. 渔夫
C. 商人
D. 学者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哪些自然现象表现出秋天的气息?
A. 月光与露水
B. 风与雨
C. 雪与霜
D. 花与草
诗中的“局中人我难优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B. 对人生的无奈与困惑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