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35
最高楼 又次前韵
作者:刘敏中 〔元代〕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
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
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
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
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
我已衰老,治理的事情无人重视。
朽木竟然还能够围住。
曾经碰触栏杆,看到赢得的角,
胁肩又在田间看到病态。
这是什么原因呢,都是自取的,真是困难啊。
期待在宽阔的月台上秋天等月亮。
更别提在雪堂里冬天听雪。
花儿需要灌溉,草儿则被铲除。
偶尔遇见林中的老人,欢快得酩酊大醉,
悠闲地跟随沙鸟淡淡地忘记归去。
叹息人生,不过是尘土的琐事。
作者介绍:刘敏中,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生活在元朝初期。他的创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衰老与生活的无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最高楼 又次前韵》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思考及对生活的感悟。开篇即以“吾衰矣”直入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反思,透过“朽木”、“病于畦”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深刻理解与无奈感。
诗人在“待阔展月台秋待月”中,展现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的烦恼和无常,但他依然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尤其在“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中,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烦扰的逃避与对简单快乐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灵活地运用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与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衰老、生活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朽木”象征什么?
A. 有用的木头
B. 被忽视的事物
C. 一种植物
“偶逢林叟欢成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快乐
C. 疲惫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人生的无常与思考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