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2:41
群峰合,天际涌青莲,飞瀑界中间。长桥跨水通幽处,悬崖结屋伴神仙。山出云,云渡水,水环山。问谁凿盘陀依断岸。又谁种长松临陡涧。非人力,必天然。林深叶密不知路,山深日冷不禁寒。近黄昏,岚气作,罩峰巅。
群山相连,仿佛天边升起的青莲,飞瀑流淌在山间。长桥横跨溪水通向幽静之地,悬崖上建有小屋与神仙为伴。山中云雾缭绕,云朵穿越水面,水环绕着山峦。问谁能凿出那盘陀石依旧的悬崖?又有谁在陡峭的涧边种下高大的松树?这并非人力所能为,必然是自然的力量。林深叶茂,不知其路;山深日冷,令人不胜寒意。临近黄昏,岚气升起,笼罩了山峰的顶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太清,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最高楼 题钱元昌山水》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在游历山水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开篇以“群峰合,天际涌青莲”引入,形式上干净利落,意象鲜明,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自然景象中。飞瀑流淌,长桥横跨,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接下来,诗人通过“问谁凿盘陀依断岸”的提问,引发读者思考自然形成的奥秘,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非人力,必天然”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不可思议,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深林与寒山的景象,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冷的氛围,尤其是“近黄昏,岚气作,罩峰巅”一句,极富诗意,让人感受到夕阳西下时的宁静与自然的变幻。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一个和谐的闭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同时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瀑”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非人力,必天然”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