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4:55
五仟观二首
作者: 古成之 〔宋代〕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越。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
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
槛簇鳌头景,门通鹤颈程。
烟霞随砌起,花木逐时荣。
古井涵虚碧,疏钟入户清。
荒芜怜夜色,寒溜引秋声。
丹竃封苔老,芝田积雨平。
风光齐岳麓,音信接朱明。
愿将身从此,乘云到玉京。
这首诗描绘了古老的观景台,位于南方的越王之地。五块石头静静地留着吉祥的象征,众多仙人却没有留下名字。虽然丹砂经过长时间的炼制,但鸡犬依旧在这里悠然自得。栏杆上盛开的花朵与海螺的景象交相辉映,门口通向云鹤的升腾之路。烟云随地面升起,花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繁盛。古井水清澈如碧,悠扬的钟声传入室内,令人心旷神怡。荒凉的夜色令人怜惜,寒冷的水流引发秋天的声响。丹炉封存着已久的苔藓,雨水滋润着平坦的灵芝田。山光水色交融,音信连通着朱明的阳光。愿意在这里安身,乘云到达玉京。
作者介绍
古成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道教文化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道教盛行的时期,诗人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追求超脱的生活,表现出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
《五仟观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道教意境的理想世界。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古井的虚碧、疏钟的清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悠闲生活的渴望。尤其是“愿将身从此,乘云到玉京”一句,体现了诗人想要超凡脱俗的愿望,向往着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从古观的描述到自然景色的描绘,再到内心情感的流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淡泊与超然,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与追求。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长生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越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愿将身从此,乘云到玉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答案
将此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古成之的诗更强调了道教的哲思和内心的宁静。
以上提供了关于《五仟观二首》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