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5:50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
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
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
江上定多闭,疏阴就箕踞。
折柳送别友人,听说你要去彭泽。
在五株柳树下,愿与你共添一抹青翠。
渭城的歌声刚结束,羌笛在忧愁中吹奏。
江边的景色多半幽闭,稀疏的阴影像箕形一样安坐。
梅尧臣(公元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表达感情,尤其擅长咏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友人王克宪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彭泽作为友人新任职务的地方,代表了新的旅程和挑战。
《送王克宪奉职之彭泽》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折柳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诗的开头“折柳赠子行”,即直白地表明了送别的主题。柳树作为送别的象征,传递了离愁别绪的情感。
接着,诗人提到听闻友人要去彭泽,结合了地名的意象,使得离别的情感更为具体。五株柳树下的青翠,既是一种视觉上的描绘,也暗含着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福。诗中的“渭城人唱罢”则引入了音乐的元素,表达了送别的氛围,羌管的愁唱更是点明了离别的忧伤。
最后,诗人描绘江边的闭合景象,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使得整首诗在送别的喜悦中又夹杂着淡淡的忧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梅尧臣成功地将离别的主题展开,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人情味。
整首诗的主题是送别,表现了友人即将远行的依依不舍,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期盼,同时渗透着离别的忧伤和孤独感。
“折柳赠子行”中“柳”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羌管”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江上定多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送王克宪奉职之彭泽》的丰富内涵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