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6:57
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余。
儿童争拂榻,门巷劣容车。
掩扇知秋意,窥墙省旧书。
经年三枉驾,未与故人疏。
内相(宰相)能来探望我,作为朋友我感到非常开心。
孩子们争着来拂去我的坐榻,门口小巷的车马都显得微不足道。
合上扇子感知到秋天的气息,透过墙壁去看看旧日的书籍。
这些年我三次无意中来访,却与老朋友渐渐疏远了。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交情和对友谊的珍视。在宋代,文人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彼此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永叔,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尤其以五言诗为主。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梅尧臣迎来了宰相的来访,内心充满了欢喜,但同时也感受到与老朋友关系的渐行渐远。
《永叔内翰见访》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感慨的诗。诗的开头直接表明了内相的到访对于作者的喜悦,这种直接的表达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儿童们争相为他拂去坐榻上的尘埃,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仿佛在展现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周遭环境的自嘲,门前小巷的车马显得寒酸,暗含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中间两句通过“掩扇”和“窥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秋天的气息通过合扇一事传达,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而“省旧书”则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人的思念。最后一句“未与故人疏”则是对友谊的感叹,虽然彼此曾经亲密,现在却因时光的推移而逐渐疏远,令人感到惋惜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作者对昔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生活变化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内相”是指什么?
“儿童争拂榻”的意思是?
诗中“未与故人疏”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永叔内翰见访》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苏轼的诗更为豪放,强调了人生的畅快与豪情,而梅尧臣则更为细腻,注重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