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0:06
依韵答惠勤上人
作者:梅尧臣
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释迦牟尼本来乐于安静,应该不被世俗事务所牵绊。
我惭愧于姑苏的守望,重新欣赏杼山的风光。
三年前与您分别,您的学识已比以前更加丰厚。
忽然收到您的赠诗,感到自己老朽笨拙,深感惭愧。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松溪,宋代诗人,善于五言诗,尤其以其清新自然、意蕴深远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与人文,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惠勤上人相别三年后,惠勤上人赠诗给梅尧臣,表达了梅尧臣对友人的思念及自我反省,体现了他对学问的追求与对自身不足的谦逊。
《依韵答惠勤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开篇以释迦牟尼为例,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这一哲学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谈到自己的不足,表达了对友人学识增长的赞叹和自我怀疑。通过“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诗人把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学业的钦佩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最后一句以“老拙”自谦,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局限的深刻认识,充满了谦卑与对友人的敬意。整首诗在平淡中流露出深邃的哲思,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对友人学识的钦佩以及对自身不足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释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学识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杼山”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