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0:45
妒年华翻然四照,何人画出闲思。
扬鞭直踏龙门路,止憾骅骝难驶。
君过矣。君不见大江日夜无情水。
柏梁宫里。想金母频来,露茎高揭,仙泪已濡袂。
论行乐,掉臂遨游戚里。
东方倦索珠米。那如痴倚吴山枕,指点桑田尘起。
增盛事。早结就同心,日索梅花醉。
雄风所寄。直大啸成雷,鼻端出火,车上一壶繫。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嫉妒和对人生的思考,仿佛在问谁能画出我内心的闲适与思绪。我扬鞭奔向理想的龙门大道,却惋惜骏马难以飞驰。你是否看到那江水,日夜无情地流淌?在柏梁宫中,想象着金母神仙常来,露珠高照,仙泪湿透衣衫。谈及享乐,抛下烦恼,遨游在伤感的地方。东方的珠米早已饱受疲倦,怎能如痴如醉地依偎在吴山之旁,指向那桑田上扬起的尘埃。美好的事情啊,早已与我心意相通,每日都想沉醉在梅花的芬芳中。那雄壮的风声,直如雷鸣,鼻端喷火,车上挂着一壶酒。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风格婉约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作者通过描写个人感受,对人生的思考进行探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摸鱼儿 题宝崖像》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词作,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无情的感慨。开篇即以“妒年华”引入,表达了对青春的嫉妒和渴望,随之而来的“何人画出闲思”则流露出一种对内心深处思想的追索。接着,作者以“扬鞭直踏龙门路”描绘了追求理想的决心,同时又带有一种无奈的惋惜,表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在后半部分,词中提及“君不见大江日夜无情水”,以自然景象反衬人世间的无情与变幻。柏梁宫的描写则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神仙和长生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最后,全词在“直大啸成雷,鼻端出火,车上一壶繫”中达到了高潮,展现出昂扬的气势与豪情,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人生的壮阔和对未来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作者对青春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与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妒年华”是指什么?
A. 对年龄的渴望
B. 对青春的嫉妒
C.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B
“扬鞭直踏龙门路”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A. 失落
B. 希望与追求
C. 平淡无奇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金母”指的是哪种神仙?
A. 道教的女神
B. 佛教的菩萨
C. 民间的妖精
答案:A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与曹溶同样描绘了对理想的追求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辛弃疾的词更为豪放、激昂,而曹溶则显得更为细腻、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