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千叶白莲花

《千叶白莲花》

时间: 2025-05-07 21:36:35

诗句

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

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

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

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6:35

原文展示:

千叶白莲花
——苏辙

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
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
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
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在淤泥中生长的情景,尽管环境肮脏,它的洁白色泽却胜过天上的仙女。诗人站在池边看到盛开的千叶莲花,忍不住询问它为何降落于此。莲花的空灵和明净无与伦比,仿佛是送给佛祖的圣物。清澈的泉水滋养着它的芳香与洁白,然而它的美丽似乎只能停留三日。最后,莲花逐渐凋零,似乎注定要返回梵天。

注释:

  • 莲花:生长在水中的植物,象征纯洁与高雅。
  • 淤泥:污泥,代表肮脏的环境。
  • 天女:指天上的仙女,象征美丽与高贵。
  • 千叶:形容莲花的繁盛与富饶。
  • 谪堕:降落或被贬的意思,暗含莲花的无奈与悲情。
  • 空明:清澈明亮,形容莲花的纯净。
  • 银瓶:比喻佛教圣物,象征珍贵。
  • 清泉:指清澈的泉水,滋润莲花。
  • 宝床:指佛教中神圣的床榻,象征高贵的归宿。
  • 梵天:佛教中的天神,象征着极乐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石翁,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与其兄苏轼并称“苏门兄弟”。他在政治上曾任职,文学上也颇有成就,尤其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千叶白莲花》创作于苏辙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佛教思想的认同。

诗歌鉴赏:

《千叶白莲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高洁与纯粹的向往。莲花虽生长在淤泥之中,却能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丽,象征着人们在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纯洁与美好。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莲花的美丽,也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即使身处逆境,也应努力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诗中“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境遇的深切关怀,仿佛在问,何以如此美丽的莲花会堕落于此?这不仅是对莲花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思考。

同时,诗的后半部分充满了佛教色彩,提到“银瓶送佛所”、“应返梵天去”,不仅展示了莲花的高贵,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归宿。诗人在赞美莲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心灵的宁静与纯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 描述莲花在淤泥中生长,尽管生长环境恶劣,但其洁白的花瓣却比天上的仙女更为纯净。
  2. 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

    • 诗人站在池边,看到盛开的千叶莲花,心中产生疑惑,为什么如此美丽的花会降落在此。
  3. 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

    • 赞美莲花的空灵与明亮,认为它在世上无与伦比,仿佛是送给佛陀的珍贵礼物。
  4. 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

    • 清泉滋养着莲花的芳香与洁白,然而这种美丽似乎只能维持三天。
  5. 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

    • 随着时间的推移,莲花逐渐凋零,似乎注定要返回极乐的梵天,暗示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比作天女,突显其美丽。
  • 拟人:用“谪堕问何故”赋予莲花以人性,使其情感更加丰富。
  • 对仗:如“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追求内心纯洁与高尚的志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高雅和坚韧,体现了佛教中对美德的追求。
  • 淤泥:代表困境与艰辛,反映人生的复杂与不易。
  • 清泉:象征生命的源泉与美好的滋养,暗示内心的净化。
  • 宝床:象征高贵与归宿,传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梵天:象征超脱与极乐,反映了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莲花生于何处?

    • A. 清水
    • B. 淤泥
    • C. 沙土
    • D. 草地
  2. 诗中提到的“银瓶”象征什么?

    • A. 珍贵的物品
    • B. 佛教圣物
    • C. 水
    • D. 生活的困苦
  3. 诗中提到的“应返梵天去”是什么意思?

    • A. 返回尘世
    • B. 归于极乐
    • C. 再次开放
    • D. 继续生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鸟鸣涧》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明代唐寅的《桃花庵歌》

诗词对比:

  • 《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之美,通过鸟声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如梦令》:通过对美好瞬间的追忆,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千叶白莲花》的诗意和背后的深刻哲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其二 清平乐·题徐仲可丈纯飞阁填词图 清平乐 寄题波多野太郎教授绿芜书屋 清平乐 春尽日寄罗云 清平乐 题赵珊珊掩镜捧心小影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 清平乐 梦中见小孤山 清平乐 其二 清平乐 前题 清平乐 偶见詹无庵曩作小词,惊采绝艳,次韵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残毒 进退狐疑 指指戳戳 白衣战士 弛高骛远 蒙冒 包含烃的词语有哪些 清灰冷灶 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骨化形销 龙字旁的字 干灵 王顾左右而言他 皮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