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8:45
《鹊桥仙(歇指调)》
作者:柳永 〔宋代〕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
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
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
惨愁颜断魂无语。
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
伤心脉脉谁诉。
但黯然凝伫。
暮烟寒雨。
望秦楼何处。
在旅途的尽头,携带着书剑,孤独的骑马东去。
离别的悲伤让我感叹,年轻时分离容易,重聚却难。
佳人此刻依然缱绻,不忍心与我分别。
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想起我们的深情密意,却终究是轻易的负担。
此时内心万分纠结。
忧伤的面容让人心碎,灵魂无言以对。
眼泪模糊了视线,回头几次,伤心的情绪无人倾诉。
只好黯然伫立,望着暮烟寒雨,想知道秦楼的方向。
作者介绍:柳永,字耆卿,号宗元,北宋词人,以其婉约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离愁和生活的细腻情感,常常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时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鹊桥仙(歇指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柳永对离别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描绘。开篇以“届征途”引出旅途的孤独,词人独自一人携书剑东去,仿佛在追寻理想与目标。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惨离怀”的痛苦,令人感叹年轻时分离的容易与重聚的艰难。佳人此刻的缱绻,体现了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但这又与即将的分别形成鲜明对比。
词中多次出现的“泪眼”和“伤心脉脉”,更是将悲伤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结尾的“望秦楼何处”,不仅仅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更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全词在抒发离愁别绪的同时,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了柳永词作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离愁别绪,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书剑”象征什么?
词人对离别的感受是?
“望秦楼何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柳永的《鹊桥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离愁别绪,但柳永更侧重于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感伤。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