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13
南邻有奇树,承春挺素华。
丰翘被长条,绿叶蔽朱柯。
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
我心羡此木,愿徒著予家。
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葩。
尔根深且坚,予宅浅且洿。
移植良无期,叹息将如何。
南边邻居有一棵奇特的树,迎春而立,开着洁白的花。
它的枝条修长,绿叶遮蔽了红色的树干。
微风吹过,树发出细微的声音,芬芳的气息飘入紫色的霞光中。
我心中羡慕这棵树,希望能够移植到我家。
傍晚时分可以在树下游玩,早晨可以玩弄它的花朵。
你根基深厚而坚实,而我的家却是浅薄而泥泞。
移植恐怕没有合适的时机,叹息又该如何呢?
杨方,魏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情感丰富的诗作闻名。其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合欢诗五首》是杨方的一组作品,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一棵奇树的羡慕与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对比。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棵奇特的合欢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羡慕之情。开头两句通过“奇树”与“素华”的描绘,立即将读者引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场景。树的丰翘与绿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树的美丽与生机。
诗中“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使得树木仿佛具有生命,微风吹拂时,它在轻声诉说着自己的芬芳与美丽。这里的“紫霞”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我心羡此木,愿徒著予家”表达了诗人对这棵树的深切羡慕,期望能将其移植到自己家中,享受树下的宁静与美丽。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转向现实,诗人意识到自己的环境“宅浅且洿”,无法与这棵树的根基相提并论,移植的希望似乎遥不可及,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叹息。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美的描写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合欢树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感。诗人希望能够拥有自然的美好,却又意识到现实的局限,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南邻的奇树是什么类型的树?
诗中提到的“紫霞”象征着什么?
诗人希望移植这棵树到哪里?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杨方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情感表达,而王维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人生哲理。两者都展现了魏晋时期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