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17:38
独坐空室中,愁有数千端。
悲响答愁叹,哀涕应苦言。
彷徨四顾望,白日入西山。
不睹佳人来,但见飞鸟还。
飞鸟亦何乐,夕宿自作群。
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心中愁苦无数。
悲伤的声音回应着我的叹息,泪水也应和着我的苦言。
我彷徨地四处张望,看到太阳慢慢落入西山。
却没有见到美人前来,只看见飞鸟回归。
这些飞鸟又有什么快乐呢,它们也只是自作群宿而已。
“白日入西山”常用来形容日落,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这种意象表达了对美人缺席的惆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杨方,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抒情诗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具有浓厚的个性与哲理。
此诗作于魏晋时期,正值士人对人生哲思的探索阶段。诗人可能因与心上人分离而感到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情感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合欢诗五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诗人独坐于空室,愁苦缠绕心间,情感的深度令人动容。诗中通过“悲响”和“哀涕”展现了内心的痛苦,似乎在诉说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人不来的失望。接着,诗人四顾茫然,目送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飞鸟的出现,既是孤独的象征,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哀伤:它们归巢,然而又能带给诗人什么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待孤独的独特视角。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无奈与惆怅。
诗中“空室”象征了什么?
A. 热闹的环境
B. 内心的孤独
C. 自由自在
“不睹佳人来”中的“佳人”指的是?
A. 亲人
B. 朋友
C. 心上人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孤独与失落
C. 兴奋
答案:1.B 2.C 3.B
《静夜思》与《合欢诗五首 其三》都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对家乡的思念,而杨方则更强调对美人缺席的失落感。两者在意象表现上各具特色,李白通过月光传达思乡情,而杨方通过日落与飞鸟描绘孤独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