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3:37
当年此地,销魂人记销魂事。
妙舞轻歈,不是柔奴定态奴。
西风古道,二十年来人渐老。
漠漠迢迢,秋雨重经红板桥。
在当年这个地方,令人销魂的人还记得那销魂的往事。
那轻盈的舞蹈和歌声,不是那些柔弱的女子所能比拟的。
二十年来,经过这古老的西风古道,人渐渐老去。
在这漫漫的路途上,秋雨再次洒落在红板桥上。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年—1710年),字梦阮,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历史变迁,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常常带有讽刺和反思的意味。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秋雨和古道,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减字木兰花 秋雨过红板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青春往事的追忆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开篇“当年此地,销魂人记销魂事”,通过“销魂”二字,立刻引入了情感的深度,暗示着往事的美好与令人难以忘怀。接着,诗人通过“妙舞轻歈”描绘了当年欢快的舞姿和歌声,展现了过去的青春活力,但随即又用“不不是柔奴定态奴”对比了当时与现在,流露出一种对青春的失落。
“西风古道,二十年来人渐老”,以时间为背景,强调了人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老去,生动地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最后一句“漠漠迢迢,秋雨重经红板桥”则是通过秋雨的意象,加强了孤独与沉重的情感,红板桥成为了记忆的承载体,象征着往事的重温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现出清代词人的细腻与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感伤,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销魂”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迷醉
D. 愤怒
“妙舞轻歈”中的“轻”字体现了什么特征?
A. 沉重
B. 轻盈
C. 粗犷
D. 稳重
诗中提到的“红板桥”象征着什么?
A. 忘却
B. 记忆
C. 未来
D. 现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