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庭芳

《满庭芳》

时间: 2025-04-26 14:42:03

诗句

去质贪华,还淳复古,本源浊以徐清。

卑谦处厚,能弊不新成。

知足无荣无辱,彝然御、非躁非轻。

还知否,存亡得失,进退若亏盈。

如斯全可道,心中出屑,眼里抽钉。

瞳蒙奕羽,虚谷旷然明。

三气氤氲密降,纯阳焕、形释心凝。

归来处,风恬浪净,明月照寰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03

诗词名称: 满庭芳

作者: 侯善渊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去质贪华,还淳复古,本源浊以徐清。
卑谦处厚,能弊不新成。
知足无荣无辱,彝然御非躁非轻。
还知否,存亡得失,进退若亏盈。
如斯全可道,心中出屑,眼里抽钉。
瞳蒙奕羽,虚谷旷然明。
三气氤氲密降,纯阳焕形释心凝。
归来处,风恬浪净,明月照寰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回归质朴、崇尚古风的思想。人们常常贪图华丽,但真正的根源常常是混浊的,只有经过缓慢的清理才能见到清明。处事应当谦卑厚重,即使遭遇挫折也不应急于求成。知足常乐,荣辱皆淡然,心中要有主见,不被外界的浮躁和轻佻所动摇。你是否明白,存在和消亡、得失、进退都如同盈亏一样重要。这样的道理全在心中,心中有杂念时,眼中也会失去焦点。目光如同被羽毛遮住,内心却依然空明。三种气息如云雾般密布,纯阳的光辉使得内心凝聚而明亮。归来的地方,风平浪静,明月照耀在辽阔的海面上。


注释:

  • 质贪华:追求华丽的外表。
  • 淳复古:回归纯朴,恢复古老的风格。
  • 卑谦处厚:处世要谦卑和厚道。
  • 彝然:安然、稳定。
  • 非躁非轻:不被浮躁和轻率所影响。
  • 瞳蒙奕羽:眼睛被羽毛遮住,形容心中有杂念。
  • 三气氤氲:形容云雾缭绕的状态。
  • 纯阳焕形:纯阳的光辉使人心灵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风格以清新、自然为主,常表达对古风的追求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希望通过反思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对比质朴与华丽,强调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重要性。诗中使用了许多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开篇以“去质贪华”提出主题,接着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内涵与价值在于心灵的纯净,而非外在的浮华。诗中提到的“知足无荣无辱”更是道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安宁与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归来处,风恬浪净,明月照寰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质贪华,还淳复古:倡导去掉浮华,回归朴素的古风。
  2. 本源浊以徐清:根源虽然浑浊,但可以慢慢清理。
  3. 卑谦处厚,能弊不新成:谦卑处世可以厚德载物,即使遭遇困境也不急求变化。
  4. 知足无荣无辱:知足常乐,荣辱不重要。
  5. 彝然御非躁非轻:要稳定内心,不被浮躁和轻率影响。
  6. 还知否,存亡得失:反思人生的存亡与得失。
  7. 如斯全可道:这些道理都可以深入思考。
  8. 心中出屑,眼里抽钉:内心杂念多,眼中也难以专注。
  9. 瞳蒙奕羽,虚谷旷然明:如羽毛遮眼,内心却依然空明。
  10. 三气氤氲密降:三种气息如烟雾般缭绕。
  11. 纯阳焕形释心凝:纯阳之气使心灵明亮。
  12. 归来处,风恬浪净:归到宁静的地方,风平浪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中杂念比作羽毛,形象生动。
  • 对仗:如“风恬浪净”与“明月照寰瀛”,形成和谐的音律。
  • 象征:明月象征着理想与宁静。

主题思想: 本诗强调了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质朴的重要性,倡导知足常乐与超然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怀。


意象分析:

  • 质与华:象征内在与外在,强调内心的纯净比外在的华丽更重要。
  • 心与眼:心中有杂念则无法专注,象征思维的清晰。
  • 风、浪、明月:自然意象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去质贪华”意指什么?

    • A. 追求华丽
    • B. 去掉浮华
    • C. 恢复古风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知足无荣无辱”强调了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安于现状
    • C. 不在乎外界评价
    • D. B和C
  3. 诗的最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风平浪静
    • B. 暴风骤雨
    • C. 黑暗无光
    • D. 茫茫大海

答案:

  1. B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对宁静与内心的思考。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侯善渊《满庭芳》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前者更注重哲理思考,后者则偏重于自然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 上书乞祠辄述鄙怀 晓雨初霁 出城至吕公亭按视修堤 喜雨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萧山 杂感 燕堂东偏一室颇深暖尽日率困於吏牍比夜乃得 霜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蠡浦 法不传六耳 豸字旁的字 灵鬼 刁钻促搯 门墩 宽泰 黹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整齐画一 搀杂 斤字旁的字 戴高履厚 各有巧妙不同 包含此的成语 包含跳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