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5:45
金缕曲
余自遭变以来,久抛笔砚,春光过半,肠断泪流,无可自解,聊寄长调以写悲怀。
小院春寒冽。又无端过了清明,断肠时节。剪纸招魂招不得,路黑关山影灭。但只有愁心凝结。
五载离情空缱绻,苦而今踪迹成鸿雪。歌宛转,复呜咽。林中杜宇应啼血。
看天边月缺犹圆,几曾长缺。命薄蛾眉千古恨,旧事何堪重说。
化梦里双飞胡蝶。一霎光阴如露电,愿黄泉碧落休言别。生已负,死同穴。
自从我经历了变故以来,已久无心写作,春天已过了一半,心中悲痛,泪流不止,无法自我解脱,姑且用长调寄托我的悲伤。
小院里春寒刺骨,又无缘无故地过了清明,正是令人断肠的时节。剪纸以招魂,但魂魄却无从招回,路途昏暗,关山的影子也消失了。只有愁苦在心头凝结。
五年的离愁似乎是空中的缱绻,如今的踪迹却已如鸿雪。歌声婉转,复又呜咽。林中的杜鹃应当是在啼血。
看那天边的月亮虽然缺了却依旧是圆的,几时曾长缺。命运薄弱的蛾眉承载千古的遗恨,往日的事情又怎能重提。
在梦中化作双飞的蝴蝶,转瞬之间光阴如露电,愿在黄泉和碧落之间不要再说再见,生已负,死同穴。
张玉珍,清代女词人,因其词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别恨,常以自我情感为出发点,体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此词作于作者经历重大变故之后,情感的倾诉充满了个人的悲痛与对往日幸福时光的怀念。正值春寒时节,清明的到来更是加深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金缕曲》展现了张玉珍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全词通过描绘春天的寒冷、清明节的思念、以及对逝者的哀悼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开篇即以“久抛笔砚”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苦痛与沉重,春光虽好,却难以驱散心中的阴霾。词中多处使用意象,如“剪纸招魂”、“杜宇啼血”,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文化底蕴。
此外,诗中反复提及的月亮象征着希望与失落的交替,尽管月缺仍圆,生命中的许多遗憾却难以弥补。作者在梦中化作蝴蝶,寓意着对自由与重聚的渴望,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这一切成为泡影。结尾的“生已负,死同穴”更是将生死相依的主题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情感,令人久久回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生死离别、思念与哀痛,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金缕曲》的主要情感主题是什么?
a) 忘却过去
b) 生死离别
c) 生活的快乐
词中“剪纸招魂”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逝去的人的思念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未来的期盼
“生已负,死同穴”中的“同穴”意指:
a) 共同生活
b) 生死相依
c) 彼此敌对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相比,张玉珍的《金缕曲》更强调对逝者的哀悼与无奈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在失去中的孤独与迷茫。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均体现了古代女性词人的细腻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