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7:54
丹凤吟 无射商赋陈宗之芸居楼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
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
心凋鬓改,镂冰刻水,缥简离离,风签索索。
怕遣花虫蠹粉,自采秋芸熏架,香泛纤碧。
更上新梯窈窕,暮山澹著城外色。
旧雨江湖远,问桐阴门巷,燕曾相识。
吟壶天小,不觉翠蓬云隔。
桂斧月宫三万手,计元和通籍。
软红满路,谁聘幽素客。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的繁华景象,诗人却选择在幽静的庐舍中避世。窗外的灯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寒冷的墙壁上,诗人的心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凋零,仿佛刻在冰水上的花纹,轻盈而疏离。诗人忧虑那些花虫会损害自己亲手采集的秋芸,香气飘散在清澈的空气中。
诗人再登新梯,远眺城外的暮色山峦,旧日的友人已在江湖中远去,问询曾经相识的燕子。吟咏的时光悄然流逝,似乎被远方的云彩隔开。月宫的桂木斧头,遥远而不可及,想要与元和时期的通籍相比。满路的软红花瓣,谁又能邀请那位幽雅的客人呢?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廷辅,号湘山,宋代诗人,以词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人情世态,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表达诗人对繁华的厌倦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心境变化与对旧友的怀念。
《丹凤吟》通过对长安繁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几句描绘了长安的喧嚣与华丽,随之转入对自身生活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内心的忧虑。诗中“心凋鬓改”,不仅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更是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人细腻的情感通过“镂冰刻水”的意象得以体现,传达出一种愁苦的美感。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到“怕遣花虫蠹粉”,展现出对自然的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忧虑。诗人自采的秋芸香气弥漫,仿佛在告诉读者,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寻找到内心的那份安宁。最后几句则是对过去的怀念,旧友的问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融合了个人的感受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繁华与宁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与过往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心凋鬓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诗中提到的“桂斧月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