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48:33
梅於雪後较多花,草亦晴初忽几芽。
河冻落痕余一寸,残冰阁在柳根沙。
梅花在雪后开得更繁盛,草地在晴天里也突然冒出了几芽。河面上虽已结冰,但留下了一寸的痕迹,残冰依然停留在柳树根旁的沙地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尚的品质,而雪和冰则代表了寒冷和冬季的残酷,对比之下,春天的来临带来了生命的复苏。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以诗歌、散文和词作而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近人。
创作背景:
《雪斋出城》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民生艰难。诗人试图在寒冷的冬季与即将迎来的春天之间,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雪斋出城》通过描绘雪后春初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生命的渴望。开篇“梅於雪後较多花”,不仅表现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坚韧的特性,也隐喻了在逆境中绽放出的美好。接着“草亦晴初忽几芽”,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草地上的新芽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河冻落痕余一寸”一句,描绘了冰面融化的过程,像是春的脚步已悄然临近。诗人用“残冰阁在柳根沙”来展示自然的细腻变化,残存的冰块与柳树根部的沙地形成对比,展现出春回大地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切盼望和对生命韧性的赞美。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既有自然的静谧,又不乏生命的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表现了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传达出对生命的希望与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梅花在什么情况下开得更繁盛?
“残冰阁在柳根沙”中的“阁”字意指什么?
诗中草芽的出现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