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3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9:44
闲堂闭空阴,竹林但清响。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经纶精微言,兼济当独往。
在幽静的书堂里,四周闭合着阴影,竹林中传来清脆的声响。窗下有位长啸的客人,心中没有任何遗憾的想法。我的学识与见解虽有深微之处,但要想帮助众人,还是需要独自去探索。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体现了唐代士人的孤高与自省的精神。诗中对学识的追求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年-757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少白,号龙标。与李白、杜甫并称为“诗豪”,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昌龄的隐居生活时期,能够感受到他对独立思考与个人修养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对文人精神的影响。
《裴六书堂》是一首反映王昌龄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诗作。诗开头以“闲堂闭空阴”描绘出一个幽静、略显阴沉的书房环境,给人一种清幽而又孤独的感觉。紧接着的“竹林但清响”,则利用自然的声音,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新,形成对比,暗示在这份宁静中潜藏着一种思考与探索的渴望。
诗中“窗下长啸客”描绘了一位自信的诗人,他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宣泄内心的情感与理想。这位“客”也许是王昌龄自己,或是他所理想化的文人形象,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豪情与志向。而“区中无遗想”则表达了一种心无挂碍的状态,显示出他对于生活的清醒与自省。
接下来的“经纶精微言,兼济当独往”,则是对自我认知的更深层次的思考。王昌龄表达了虽有深厚的学识,但仍需独自去探索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助人之志。这种思想反映出唐代士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竹林、书堂为背景,结合音响、长啸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既清幽又深邃的氛围。诗歌整体上展现了王昌龄对志向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孤独中思考人生的决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而言,诗歌表达了对学识的追求、对内心探索的渴望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豪情与理想。
诗词测试:
《裴六书堂》的作者是谁?
诗中的“长啸客”代表了什么?
“经纶精微言”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裴六书堂》的全面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