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17
梅花
作者: 张问陶 〔清代〕
野鹤闲云寄此生,
暗香真到十分清。
转怜桃李无颜色,
独抱冰霜有性情。
赠我诗难应束手,
笑他人俗也知名。
开迟才觉春风暖,
先听流莺第一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闲适的野鹤,寄情于云间,梅花的清香让他感到无比的清新。诗人怜惜那桃李花的娇艳,然而梅花却在冰霜中傲然挺立,显示出它的坚韧和独特的性情。虽然写诗有时难以回应世俗的期待,他却笑看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梅花的盛开稍晚,但当它绽放时,春风的温暖才会真正到来,最先听到的则是黄莺的歌唱。
“梅花”在中国文学中象征着坚韧与清高,常常被用来表达对高洁品格的钦佩。张问陶生活在清代,那个时代社会风气逐渐趋于世俗化,诗人在此背景下,用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张问陶,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梅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日渐功利化,诗人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这首《梅花》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以梅花为媒介,抒发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仍然保持清醒与独立的态度。相较于桃李的娇艳,梅花的内敛与坚强更让人感到珍贵,体现了诗人对品格的推崇。
诗中“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讽刺和不屑,他宁愿默默无闻,也不愿随波逐流。这种态度与梅花的倔强形象相得益彰,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高洁而清新的气质。
最后,诗人提到“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不仅暗示梅花的开放与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思考空间。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名利的淡然。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梅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赠我诗难应束手”中“束手”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流莺”最先听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