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淋铃 戊辰七月十七日书事

《雨淋铃 戊辰七月十七日书事》

时间: 2025-05-03 18:36:10

诗句

秋风呜咽,正开帘处,徙倚人怯。

深云渐涌天际,又惊雷起,凉尘吹叠。

远树萧萧弄晚,更寒响凄切。

恁黯黯、飞雨如潮,不见当楼旧明月。

河东一往何堪说?

算者回、信息应长绝。

无那转思前事,愁病里、怎禁摧别?

早遣柔肠,回向、而今好共摧折。

但此去、何地归魂,碧草空凝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6:10

原文展示

秋风呜咽,正开帘处,徙倚人怯。
深云渐涌天际,又惊雷起,凉尘吹叠。
远树萧萧弄晚,更寒响凄切。
恁黯黯飞雨如潮,不见当楼旧明月。
河东一往何堪说?算者回信息应长绝。
无那转思前事,愁病里怎禁摧别?
早遣柔肠,回向而今好共摧折。
但此去何地归魂,碧草空凝血。

白话文翻译

秋风呜咽,正好在打开帘子的地方,靠着身子让人感到怯意。
深厚的云层渐渐在天际涌来,又惊动了雷声,凉风吹来一层层尘土。
远处的树木在傍晚的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凄凉的声音。
如此黯淡的雨水如潮水般倾泻而下,看不见楼台上的旧明月。
河东的离别为何难以诉说?算起来,彼此的消息恐怕已长久绝断。
无奈转眼想起往事,愁苦和病痛如何能忍受离别?
早已让柔情肠断,想回到现在好共悲伤。
但这去往何处才能归魂,碧绿的草地上空凝结着鲜血。

注释

  • 呜咽:形容风声或泪声,带有悲伤情感。
  • :害怕,心中畏惧。
  • 深云:指厚重的云层。
  • :涌动,奔涌而来。
  • 凉尘:凉爽的尘埃,形容天气的变化。
  • :如此,这样。
  • 黯黯:阴暗,忧郁。
  • 河东:古地名,常指离别之地。
  • 算者:可以理解为算命的人,或是指命运。
  • 柔肠:指柔情,心肠柔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字惟贞,号白云,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戊辰年(1798年),七月十七日,正值深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风、雷雨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雨淋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对往事的怀念。开篇以“秋风呜咽”引入,风声如泣如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描述了深厚的云层和突如其来的雷声,突显了天气的变化和内心的焦虑。诗中“远树萧萧弄晚”的意象,传达了时光流逝和孤独感。

在描写雨水如潮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旧时明月的怀念,象征着美好回忆的逝去。之后,提到“河东一往何堪说”,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断裂。最后,诗句“但此去何地归魂,碧草空凝血”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无处归的迷茫和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强烈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凄美与人心的孤寂,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呜咽,正开帘处,徙倚人怯。
    诗人描述了秋风的悲泣声,正值打开帘幕的时刻,令人感到害怕和不安。

  2. 深云渐涌天际,又惊雷起,凉尘吹叠。
    浓厚的云层渐渐在天空边际聚集,伴随着雷声的轰鸣,凉爽的尘土随风而来。

  3. 远树萧萧弄晚,更寒响凄切。
    远处的树木在傍晚的微风中摇曳,发出凄凉的声音,增添了寒意。

  4. 恁黯黯飞雨如潮,不见当楼旧明月。
    雨水如潮水般倾泻而下,难以见到楼台上曾经的明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5. 河东一往何堪说?算者回信息应长绝。
    对于河东的离别,诗人感到无奈,彼此的消息恐怕已经断绝。

  6. 无那转思前事,愁病里怎禁摧别?
    无奈中回忆往事,愁苦和病痛如何能忍受离别的折磨。

  7. 早遣柔肠,回向而今好共摧折。
    早已让柔情肠断,想要回到现在与爱人共同承受悲伤。

  8. 但此去何地归魂,碧草空凝血。
    然而这去往何处才能归魂,碧绿的草地上空凝结着鲜血,表达了无处归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秋风呜咽”比喻心情的悲伤。
  • 拟人:赋予“深云”情感,描绘出自然的变化如同人的心情。
  • 对仗:如“远树萧萧弄晚,更寒响凄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与离别的痛苦,透过自然景象展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折射出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着凋零与惆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深云:代表压抑的情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
  • 明月: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曾经的幸福。
  • 碧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逝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风呜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2. 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在整首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A. 增加乐趣
    • B. 强化离别的痛苦
    • C. 描述自然景色
  3. “碧草空凝血”中“凝血”主要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过去的伤痛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袁克文《雨淋铃》与李白《静夜思》: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或往事的思念,但袁的诗更侧重于离别的痛苦,李的诗则偏向于思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元曲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失题 庆同天(即怨王孙) 菩萨蛮·闻人语著仙卿字 相思儿令(中吕宫) 定西番(执胡琴者九人·般涉调) 汉宫春(蜡梅) 木兰花/玉楼春 喜朝天(清暑堂赠蔡君谟·林钟商)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满江红(初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油嘴滑舌 身当其境 竹根 靡然顺风 四字头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王子乔 頁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含苞未放 包含帽的成语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示字旁的字 包含踚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过头话 包含魏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