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3:20
望湘人
作者: 吕碧城 〔清代〕
送征帆远去,孤馆悄归,
只怜排闷无计。
绣椅空时,锦茵凹处,
坐久馀温犹腻。
银褪糖衣,灰残芋尾,
分明眼底。
恰匆匆如梦相逢,
那信伊人千里。
红萼新词漫拟,
怅伶俜倦旅,
岁阑心事。
听笑语谁家,
暖人翠樽芳褉。
尚逢驿使,梅枝折寄。
冰雪邮程西比。
不辞化一缕离魂,
黏入缃苞寒蕊。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朋友,独自返回到空荡荡的客馆,心中郁闷无计可施的情景。诗人坐在绣椅上,感觉到椅子上残留的温度已然变得腻人。眼前的食物已无味,心中却清晰地记得匆匆相逢的那位远方的爱人。诗人试图用新词写下思念,却因旅途的疲惫而感到无奈。耳边传来的笑语,温暖了心灵,惹人怜惜。即便有驿使传递消息,也难以抵达那遥远的地方。诗人愿意化作一缕离魂,寄托在寒蕊之中,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
吕碧城(约1640-约1710),清代女诗人,原籍福建,后居住于南明遗臣之地,才华横溢,尤以诗词见长。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常常反映出女性的柔情与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常常身处于孤独和思念之中。诗中通过对旅途和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望湘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送别后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人的思念。开篇便以“送征帆远去,孤馆悄归”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随后通过“绣椅空时,锦茵凹处”描绘出诗人在安静环境中的无奈与烦闷。诗中通过细致的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例如“银褪糖衣,灰残芋尾”,不仅展现出诗人对环境的观察,也暗示了内心的失落。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情感的高潮,诗人思念的对象似乎是一个远方的爱人,心中满怀惆怅。在“恰匆匆如梦相逢”一句中,诗人使用了“梦”这一意象,突显出相逢的短暂与虚幻,使得思念更加深切。最后,诗人愿意化作一缕离魂,将情感寄托在“缃苞寒蕊”之中,传达出对远方人浓厚的思念和无奈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对离别与思念主题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表现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怀念和孤独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人写作《望湘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无聊
诗中提到“绣椅空时”,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
B. 孤独
C. 兴奋
D. 期待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对仗
D. A和C都对
吕碧城的《望湘人》与李清照的《武陵春》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吕碧城的诗更侧重于孤独和内心的烦躁,而李清照的诗则强调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两首诗都使用了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敏感与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