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

《菩萨蛮》

时间: 2025-05-10 07:56:35

诗句

玉蛇踯躅流光卷。

连珠合沓帘波远。

花动见鱼行。

红裳弦欲倾。

人来惊翡翠。

小鸭惊还睡。

两岸绿阴生。

修廊时听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6:35

原文展示:

玉蛇踯躅流光卷。连珠合沓帘波远。
花动见鱼行。红裳弦欲倾。
人来惊翡翠。小鸭惊还睡。
两岸绿阴生。修廊时听莺。


白话文翻译:

一条玉色的蛇在水中缓缓游动,流光如潮水般卷来。水波远处如同串起的珍珠,帘子轻轻摇曳。花朵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偶尔能看到鱼儿游过。红衣的女子正要弹奏琴弦,突然有人来了,吓跑了翡翠鸟。小鸭子在水面上依然沉沉入睡。两岸的绿荫繁盛,修长的廊道上时不时传来黄莺的歌声。


注释:

  • 踯躅:指踱步,形容动作优雅。
  • 流光:光影流动,形象地描绘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 连珠合沓:形容水波像串珠一样连绵不断。
  • 红裳:红色衣裳,通常指年轻女子,象征青春与美丽。
  • 红裳弦欲倾:即将弹奏乐曲,暗示即将要进行的情景。
  • 翡翠:一种鸟类,色彩鲜艳,常用于比喻美丽事物。
  • 绿阴:指树木的阴影,通常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 修廊:长廊,常见于园林建筑中,增添了环境的雅致。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闲适的生活场景,传达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常见于宋代文人的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元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作为文人,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在宋代,文人雅士常常在山水之间寻求灵感,追求一种清幽的生活方式。《菩萨蛮》正是反映了这种哲学思想,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气息的词作,彭元逊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个宁静且富有诗意的场景。开头两句,作者以“玉蛇踯躅流光卷”引入,灵动的“玉蛇”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变幻,流光的意象则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接下来的“连珠合沓帘波远”,水面波光粼粼,仿佛串起了无数的珍珠,生动体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细致观察。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描绘了花动见鱼行的温馨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红裳女子即将弹琴的情景引人遐想,而“人来惊翡翠”则增添了些许生动与动感,表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生动。最后两句“两岸绿阴生,修廊时听莺”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绿荫掩映中传来的黄莺歌声让人感到无比宁静与舒适,仿佛置身于一个恬静的世外桃源。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时光的珍惜,是一首充满生活哲学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蛇踯躅流光卷:描绘出水面波光闪烁的画面,蛇的游动增添了生动感。
  2. 连珠合沓帘波远:水波如串珠般连绵,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3. 花动见鱼行:花随水波轻摇,鱼游动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和谐。
  4. 红裳弦欲倾:红衣女子即将弹奏乐曲,暗示生活的美好即将展开。
  5. 人来惊翡翠:人来打扰了宁静,翡翠鸟飞走,表现出自然的脆弱与美好。
  6. 小鸭惊还睡:小鸭子被惊扰却依然沉沉入睡,反映出一种恬静。
  7. 两岸绿阴生:两岸绿荫繁盛,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自然的美好。
  8. 修廊时听莺:长廊中偶尔传来的黄莺歌声,增添了生活的韵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波比作“连珠”,形象生动。
  • 拟人:花动、鱼行等描写让自然界具备了生命。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平衡与呼应使得整首词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宁静时光的珍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蛇:象征灵动与自然的变化。
  • 红裳:象征青春、美丽与生活的活力。
  • 绿阴:象征生命的繁荣与自然的庇护。
  • 黄莺:象征自由与美好音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蛇”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青春
    B. 灵动与自然的变化
    C. 宁静

  2. “修廊时听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与舒适
    C. 忙碌

  3. 诗中“人来惊翡翠”主要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多彩
    B. 自然的脆弱与美好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作,描绘春天江边的月夜景象,意境悠远。
  • 《采莲曲》:王昌龄的作品,展现了采莲的美丽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诗词对比:

  • 《菩萨蛮》与《春江花月夜》: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前者更注重生活的细腻场景,后者则着重于宏大的自然景观。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析,读者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菩萨蛮》的内涵,还能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意境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仆性懒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数 题贵溪翠颜亭二首 和王宣义买菊栽二首 菩萨蛮(赠舞姬) 满庭芳(西园月夜赏花) 感皇恩(晚酌) 春词 其三 游翠峰寺 春词 雨中采石菖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扇枕温衾 光明灿烂 十字街口 日干 采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任所欲为 兴慕 满门英烈 或者 黄字旁的字 包含慎的词语有哪些 通报 照将 鬥字旁的字 包含赆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