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消夏杂咏 其一

《消夏杂咏 其一》

时间: 2025-04-26 21:00:33

诗句

闲却凌云笔一枝,藕花香里且吟诗。

平生心事无人会,说与沙鸥傥得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33

原文展示:

闲却凌云笔一枝,藕花香里且吟诗。
平生心事无人会,说与沙鸥傥得知。

白话文翻译:

闲暇之时,手握一支凌云笔,坐在藕花香气四溢的地方吟咏诗篇。
我一生的心事无人理解,只有沙鸥能够明白其中的情愫。

注释:

  • 闲却:指闲暇、放松的状态。
  • 凌云笔:一种美好的笔,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 藕花:莲藕的花,常用来象征清雅和幽静。
  • 沙鸥:即海鸥,代表自由和孤独。
  • 傥得知:或许能理解。

典故解析:

“藕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清新、幽静的情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和脱俗。而“沙鸥”则常代表漂泊和自由,诗人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沙鸥,表达了孤独与渴望理解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庆桢(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子华,号万江,浙江人。他在诗词方面造诣颇深,以清丽脱俗、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消夏杂咏》系列诗作,表现了作者在夏日闲暇时的心情与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内心情感的独白。开篇“闲却凌云笔一枝”,既展示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也反映出他在这个夏日时光的闲适状态。藕花的香气弥漫,诗人身处其间,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与动力。这里的藕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是一种清雅的情感寄托,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在“平生心事无人会”中,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似乎无人与之分享他深邃的思考和情感,只有那自由的沙鸥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和自然意象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夏日、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它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清代文人独特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却凌云笔一枝:在闲暇时刻,握着一支象征高远理想的笔,暗示诗人准备进行创作。
  2. 藕花香里且吟诗:在满是藕花香气的环境中,诗人沉醉于吟咏,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3. 平生心事无人会: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感到自己的情感无人能够理解。
  4. 说与沙鸥傥得知:将自己的心事倾诉给沙鸥,象征着一种渴望理解与分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笔比作凌云,创造出一种高远的意象。
  • 拟人:将沙鸥赋予了理解人心的能力,表达孤独感。
  • 对仗:诗句之间有明显的语音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灵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解的渴望。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凌云笔:象征志向与创作的高远。
  • 藕花:象征清新、雅致的生活情趣。
  • 沙鸥:象征孤独、自由,蕴含对理解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凌云笔”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情感
    B. 诗人的创作理想
    C. 自然景象

  2. “藕花香里”给诗歌增添了怎样的氛围?
    A. 忧伤的气氛
    B. 清雅的气氛
    C. 热闹的气氛

  3. 诗人倾诉心事给谁?
    A. 朋友
    B. 沙鸥
    C. 自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庆桢的《消夏杂咏 其一》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孤独与对理解的渴望,但王庆桢更侧重于自然的清新与闲适,而杜甫则在夜晚的寂静中对兄弟的忧思,更加沉重。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美诗十首 其七 思美诗十首 其六 思美诗十首 其五 思美诗十首 其四 思美诗十首 其三 思美诗十首 其二 思美诗十首 其一 高阳台 题无闷草堂诗馀 自述 归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牵目 足字旁的字 人稠物穰 八字旁的字 纤佞 田字旁的字 青祝 窃钩窃国 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嵩生岳降 游门 翠消红减 山字旁的字 森孙 牙字旁的字 五里云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