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7:30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
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
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
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
一位优秀的工匠为这座塔使用了上好的材料,神光寺因此名声更高。
在风云交汇之地,塔高耸入云,四周明亮如日月。
海水在旋流中流向倭国的土地,天文之象显现在福州的城中。
在塔的顶端俯瞰浮世,尘世间的人心应该都能趋于平和。
周朴是唐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他善于描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关注社会和人文。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盛行之际,诗人通过描写神光寺塔的壮丽与光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尊重与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福州神光寺塔的描绘,展现了建筑的宏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开篇“良匠用材为塔了”,直接引入了塔的建造过程,突出了工匠的技艺与所用材料的珍贵,表现出一种对工匠精神的赞美。接下来的“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则通过对塔的高度和光明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这种对自然力量的感悟,与人类智慧的结合,使得整座塔不仅是建筑,更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引领。
而“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则将地理与自然现象结合,表明了福州在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性。这种视野的拓展,展示了诗人对世界的思考与对人文历史的关注。最后一句“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则回归到人心的平和,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神光寺塔的壮丽,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赞美,对光明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人心宁静的期望,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神光寺塔的特点是什么?
A. 高耸入云
B. 低矮平凡
C. 只有一面
D. 没有任何装饰
诗中提到的“倭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A. 韩国
B. 日本
C. 越南
D. 泰国
诗人希望人们在尘世中保持什么?
A. 忧虑
B. 争斗
C. 平和
D. 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