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0:41
原文展示:
寂照石佛 家铉翁 〔宋代〕
溪上石人何往矣, 山中石佛是其畴。 若教石佛能谈妙, 应有石人来点头。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石人去了哪里? 山中的石佛是它的同类。 如果石佛能谈论玄妙, 应该会有石人来点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石人和石佛的描绘,探讨了佛教中的玄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探讨了佛教中的玄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对比石人和石佛,诗人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界的敬畏。诗中的“石人点头”典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使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佛教的深奥和自然的神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石人和石佛的描绘,探讨了佛教中的玄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石人”和“石佛”分别指什么? A. 石雕的人像和佛像 B. 真实的人和佛 C. 神话中的人物 D. 自然界的石头
诗中提到的“石人点头”典故源自哪里? A. 佛教故事 B. 道教故事 C. 民间传说 D. 历史事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