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 其三 送金明府归里

《南乡子 其三 送金明府归里》

时间: 2025-05-03 19:37:28

诗句

文苑振金声。

竹绕琴堂水绕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高名。

朝野咸推重太平。

县鼓应鸡鸣。

桥上春风绿野明。

若使巢由同此意,簪缨。

笑引江帆带月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7:28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其三 送金明府归里
作者: 董元恺

文苑振金声。竹绕琴堂水绕城。愿以深心留善政,高名。朝野咸推重太平。
县鼓应鸡鸣。桥上春风绿野明。若使巢由同此意,簪缨。笑引江帆带月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金明府即将回乡的情景。文人墨客在这里吟唱,声声悦耳如金声。竹林环绕着琴堂,水流环绕着城池。希望他能用真诚的心留下良好的政治,赢得崇高的声望。朝廷和百姓都推崇他带来的太平盛世。县里的鼓声应和着鸡鸣,桥上春风拂面,绿野一片明亮。如果能以这样的情怀去治理,便如同巢由(古代著名的贤人)一样,能够佩戴着簪缨(高官贵族的象征)顺风而行,笑着引导江上的帆船在月光下前行。


注释:

字词注释:

  1. 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指文人雅集的场所。
  2. 振金声: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像金属撞击的声音。
  3. 竹绕琴堂:竹林环绕着琴堂,营造出幽静雅致的环境。
  4. 深心:真诚的心。
  5. 簪缨:古代士大夫的标志,象征着权势和地位。
  6. 巢由:古代著名的贤人,象征着贤良淑德的治国理念。

典故解析:
“巢由”是春秋时期的贤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治国理念而著称,常被用来象征理想的政治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政治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金明府即将返回故里的时刻,表达了对他良好政治理念的赞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金明府寄予厚望的情感。开头以“文苑振金声”引入,既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又预示着金明府的高雅和清明。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观,竹林、琴堂、水城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期盼。

诗中强调了“留善政、高名”,表达了对金明府良政的期待,展现出朝野对他推崇的态度,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社会稳定、太平盛世的渴望。后半段“县鼓应鸡鸣”表现出地方的生机和活力,春风绿野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最后,诗人以“笑引江帆带月行”结束,意象优美,寓意着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冀。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金明府的赞美,也有对未来政治理想的追求,深刻体现了诗人的情怀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苑振金声”:文人聚集,吟唱声如金声,表现出文人气氛的高雅。
  2. “竹绕琴堂水绕城”:优美的自然景观,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3. “愿以深心留善政,高名”:希望金明府用真心治理,赢得美名。
  4. “朝野咸推重太平”:朝廷和百姓都推崇他带来的安定局面。
  5. “县鼓应鸡鸣”:地方的生机,鼓声与鸡鸣相应,象征清晨的希望。
  6. “桥上春风绿野明”:春风拂面,绿意盎然,展现出美好的自然景象。
  7. “若使巢由同此意,簪缨”:若能以此理想治理,如同贤人巢由,象征着高官之位。
  8. “笑引江帆带月行”:意象优美,寓意着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绕琴堂水绕城”,形成对称美感。
  • 比喻:将文人吟唱比作“振金声”,形象生动。
  • 象征:簪缨象征权势,春风象征希望,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金明府的赞美与期盼,寄托了对美好政治的向往及对未来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文苑:文人聚集的场所,象征文化的繁荣。
  2. :象征清雅、坚韧的品格。
  3. 琴堂:象征文人的雅趣与修养。
  4.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5. 簪缨:象征权势与地位。
  6. 江帆:象征理想与志向,行驶于月光之下,寓意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文苑振金声”意味着什么?
    A. 文人争吵
    B. 文人雅集的声音悦耳
    C. 文人书法很差

  2. “竹绕琴堂水绕城”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热闹的城市
    B. 安静优雅的环境
    C. 荒凉的乡村

  3. “县鼓应鸡鸣”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社会的生机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思念。
  • 陶渊明《饮酒》:展现隐逸生活的宁静与乐趣。

诗词对比:

  • 董元恺《南乡子 其三》李白《将进酒》:前者注重政治理想,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迈与放纵,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基础知识》
  4.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 其二 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花时遍游诸家园 出游 宝剑吟 北园杂咏 泊上虞县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詹仲信出示卜居诗佳甚作二绝句谢之 寄题王俊卿看山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拈花摘艳 修身齐家 穷心剧力 流离琐尾 郁扰 陵轹 高不凑,低不就 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收拔 毋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熏腐之余 重纰貤缪 飠字旁的字 包含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