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寿太师 其三

《寿太师 其三》

时间: 2025-07-28 11:22:24

诗句

德望岩岩鲁太山,功成天地亦清闲。

不须百丈磨崖刻,碑在农桑乐业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22:24

原文展示

寿太师 其三
德望岩岩鲁太山,
功成天地亦清闲。
不须百丈磨崖刻,
碑在农桑乐业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德行和声望就像巍峨的鲁太山一样高大,成就的功业在天地之间显得十分清闲安逸。无需在百丈高的悬崖上刻下碑文,真正的丰碑就在于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乐业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德望:指道德和声望。
  • 岩岩:形容高大挺拔的样子。
  • 鲁太山:鲁国的太山,古代名山,象征高尚和伟大。
  • 功成:指成就事业。
  • 清闲:安静闲适,没有烦恼。
  • 百丈:形容极高的山崖。
  • 磨崖刻:在悬崖上刻碑的行为。
  • :指纪念碑、石碑。
  • 农桑:指农业和桑蚕,代表勤劳的生活方式。
  • 乐业:指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

典故解析
鲁太山为古代名山,与孔子的鲁国有密切关系,象征着儒家理想中的道德和声望。诗中的“碑”意在说明真正的成就不在于外在的标志,而在于人民的生活和劳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顺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体现出对社会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和农耕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太师的祝寿,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真正成就的理解,强调内在价值而非外在荣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鲁太山的描绘,突出道德和声望的崇高,诗人以自然景象映射人类的品德,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开篇“德望岩岩鲁太山”,将道德与自然雄伟结合,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着“功成天地亦清闲”,表达了成就不必在喧嚣中彰显,反而在安静中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最后两句“不须百丈磨崖刻,碑在农桑乐业间”更是点明了主题,真正的成就应体现在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中,而非外在的雕刻和铭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呼应了对人们内心价值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德望岩岩鲁太山”:道德与声望如同巍峨的鲁太山,象征着高尚和伟大。
  2. “功成天地亦清闲”:成就的事业在天地之间显得清闲安逸,暗示功成名就并不必追求繁华。
  3. “不须百丈磨崖刻”:无需在高耸的悬崖上刻碑,象征着对外在荣誉的无所谓。
  4. “碑在农桑乐业间”:真正的碑铭在于人们的辛勤耕作和安乐生活,强调内在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德和声望比作高山,以强调其伟大。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鲁太山象征高尚的人格,农桑乐业则象征真实的成就。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道德与声望的重要性,提倡真正的成就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们生活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鲁太山:象征高尚、伟大的道德与声望。
  • 农桑:代表劳动、勤奋的生活方式。
  • :象征成就和纪念,反映出对外在标志的无所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德望岩岩鲁太山”中的“岩岩”是什么意思?
    A. 高大挺拔
    B. 平坦
    C. 陡峭

  2. 诗中提到“碑在农桑乐业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成就只在于外表
    B. 真正的成就体现在劳动中
    C. 农桑不重要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自然表达情感,与吴顺之的《寿太师 其三》形成对比,前者强调个人情感,后者则关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中感怀 花时遍游诸家园 连日云兴气浊雨意欲成西南风辄大作比夜月明 枕上偶赋 书嬾 闭门 记梦 夜梦与数客观画有八副龙湫图持奇客请予作诗 周洪道招食江西筍归为绝句 秋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坂的词语有哪些 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猿失木 酩酊大醉 采字头的字 单人旁的字 马迹蛛丝 吐緑 鹿车共挽 花插着 评头论足 无字旁的字 一溜子 齲字旁的字 龙威燕颔 皮字旁的字 私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