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3:38
尧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论道际风云。
须知天地生成德,间世真儒辅圣君。
尧舜时期的贤明统治如明亮的日月,皋夔在风云变幻中论述道理。
应当明白,天地间的道德是自然生成的,真正的儒者应该在世间辅佐圣明的君主。
吴顺之,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反映出当时的政治与文化思考。他的诗歌通常关注道德、政治与人际关系,表现出深厚的儒家思想。
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政治变迁频繁,诗人通过回顾古代圣君与贤者的事迹,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当时政治的批评。
《寿太师 其一》是一首蕴含深厚道德和政治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借古喻今的方式,展现了对古代贤君尧舜的赞美,强调了明君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儒者应当在社会中扶持圣明的君主,以实现道德的理想。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尤其是“明日月”与“风云”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中提到的“天地生成德”,体现了自然法则的存在,强调了道德的根基来自于自然,而非人为的约束。这一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契合,传达出道德和政治的内在联系。诗人通过这些描绘,既表现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也反映出对当代政治的深思。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蕴涵着哲学思考,使其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显得深邃而有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理想政治的重要性与儒者的责任,呼唤对古代贤君的追思,寄托了对美好政治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尧舜”象征什么?
A. 明亮的日月
B. 理想的政治
C. 风云变幻
D. 真正的儒者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皋夔”是一个___和贤者。
判断题:诗人认为真正的儒者应辅佐明君。 (对/错)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寿太师 其一》更侧重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而李白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前者理性而深邃,后者激情而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