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05:25
出郊用劭农韵三首
作者:吴潜 〔宋代〕
连樯载米去输官,只得将为乐土看。
饷互豚蹄秋愿了,饱均鸡犬午舂残。
门前扫刮犁锄净,屋上铺添稾秸乾。
识字田夫充长吏,了知图易在思难。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日常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官府的无奈。诗中提到,运送米粮到官府,只能把自己的土地当作乐土来欣赏。农民们在秋天的饷赐中,饱餐之后也只能依靠鸡犬的呼唤来结束午间的忙碌。诗中还描述了门前的犁锄被打理得干干净净,屋顶上也铺上了干燥的稻秸。而识字的农夫可以担任长官,可是他们知道,想要实现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以其农民题材的诗作而著称,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真实情景和农民的心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经济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与对生活艰辛的感叹。诗的开头以“连樯载米去输官”引入,描绘了农民辛苦劳动后,所生产的粮食被送往官府,反映了农民的无奈与对权力的依附。接下来的“饷互豚蹄秋愿了,饱均鸡犬午舂残”则通过食物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在秋季丰收之后的快乐与满足。然而,这种快乐之后又夹杂着对生活的反思与无奈。
诗中“门前扫刮犁锄净,屋上铺添稾秸乾”展现了农民勤劳的一面,通过细节描写传达出一种朴实的生活哲学。最后两句“识字田夫充长吏,了知图易在思难”又将诗的意境提升,反映出即使是识字的农民,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仍感到理想难以实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农民对劳动成果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及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土”指的是什么?
“识字田夫充长吏”中“长吏”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