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04
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
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
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
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古代的山西地方常常被称为三明,谁能相信文人也能捍卫城池?
竿上的鲸鱼和鲵鱼尚未被遮掩,草丛中的狐狸和兔子不必惊慌。
东州的赵叟酒量无敌,南国的梅仙诗名远扬。
不如在如皋闲暇时射猎雉鸡,归来后我又如何能得到你的宠爱呢?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成就卓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苏轼在政治上也有较高的地位,但由于其直言敢谏,屡遭贬谪。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表达了他对于狩猎的乐趣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他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在诗中,苏轼将自己与友人的饮酒作乐与狩猎游戏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情趣。
苏轼的《和梅户曹会猎铁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狩猎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全诗开头以“山西从古说三明”引入,既是对山西地理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历史的思考。接着,诗人用“谁信儒冠也捍城”表达了对文人身份的反思,揭示出文人不仅仅是书生,亦能为国家和人民出力。
诗中描绘了狩猎的场景,“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狩猎的紧张与乐趣。诗人通过描写猎物的安详,反衬出自己对狩猎的优雅态度,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而“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则是对友人的赞美,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此,苏轼不仅仅是赞美朋友的酒量与才华,更是表达了对彼此相伴的珍惜。
最后“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流露出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在思索归来后与爱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腻而深刻的感受。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爱情的思考,展现了苏轼洒脱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山西”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东州赵叟”被赞美的是什么?
“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这两句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苏轼与李白的诗风有较大差异,李白的作品多表现出豪放与奔放,而苏轼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于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苏轼的《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涉及饮酒与朋友,但苏轼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