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9:13
鲁港之遁第十四
文天祥 〔宋代〕
出师亦多门,水陆迷畏途。
蹭蹬麒麟老,危樯逐夜乌。
出征的路途有很多,但水陆两条路都让人感到迷惘和恐惧。像老麒麟一样蹒跚而行,危急时刻却又如黑夜中的乌鸦般追逐着希望。
“麒麟”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常常用来比喻君子或有才之人。此处可能暗示诗人在艰难中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而“危樯”则象征着在困境中面临的危险和挑战。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天祥,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因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色,被誉为民族英雄。他的诗歌多表达忠义、报国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鲁港之遁》是文天祥在国家危亡之际创作的,反映了他在战争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惑,表现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文天祥的《鲁港之遁》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出征时的迷茫和艰难。诗的开头“出师亦多门”便指出了出征的复杂性,面对多条道路,士兵们感到无所适从,水陆的选择让人感到畏惧。这种心理描写生动地反映了战士们在纷乱时局中所经历的恐惧与不安。
接下来的“蹭蹬麒麟老”将麒麟这一象征吉祥的神兽与“蹭蹬”的动作结合,暗示着即使是高贵的象征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也会显得无奈,体现了文天祥对时代的无奈与愤懑。最后一句“危樯逐夜乌”则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夜色中的乌鸦象征着绝望与未知,而“危樯”则代表着在黑暗中航行的艰辛。
整首诗在表达对战争的恐惧与迷茫的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前路艰险,仍不失对希望的追寻。文天祥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观察,展现了他对国家、民族深切的忧虑与担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出征的艰难与迷茫,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不屈的精神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出师”指的是什么?
A. 出征
B. 休息
C. 旅行
D. 归来
诗中提到的“麒麟”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吉祥
C. 危险
D. 迷惘
“危樯逐夜乌”中“危樯”指代什么?
A. 船的桅杆
B. 大树
C. 房屋
D. 山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入理解文天祥的《鲁港之遁》这首诗的情感与思想,感受其在历史洪流中的悲壮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