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5:19
楚思
作者: 高蟾 〔唐代〕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
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这首诗描绘了波涛翻滚的景象,云层也显得急促,翠绿的兰花散发着芳香。随着风流的变幻,细雨随之而来,傍晚时分,阳光逐渐隐没于巫阳的山峦之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作者介绍:
高蟾(约736年-约795年),唐代诗人,字季明,号山人。他生活在盛唐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尤其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高蟾的诗风清新,语言简练,常常用自然景物映射人心,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楚思》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楚思》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高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了一种融入自然的心境。开篇“叠浪与云急”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波涛的翻滚与云层的急速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动感。接着诗人引入“翠兰和意香”,使得画面充满了生机与芬芳,这种对比使得动与静、急与缓的关系得以展现,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诗中“风流化为雨”则表现了自然的变化无常,风的流动引起了雨的降临,象征着情感的起伏和生活的无常。最后一句“日暮下巫阳”则不仅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温柔的暮色,还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沉淀。这种情感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而富有哲理。
整体而言,《楚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给人以深思的余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叠浪与云急”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宁静的湖面
B) 波涛汹涌的海洋
C) 风和日丽的晴天
D) 寂静的山谷
“翠兰和意香”中,“翠兰”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美好与纯真
C) 时光
D) 变化
“日暮下巫阳”中的“日暮”意味着什么?
A) 早晨的到来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美好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