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48
昔闻廉公言,曾受孔子戒。
讵惟莲社徒,严净超尘界。
洗心密以藏,义阐羲皇卦。
参之在性天,睹闻所未届。
凛兹入德门,窒欲慎一介。
上士敦躬修,力障堤防坏。
伟哉邵夫子,道南衍宗派。
正学人伦师,警惕恒匪懈。
矢此闲居箴,砭俗寓深喟。
哀彼夸毗子,纵度恣娱快。
躁进而苟得,侈淫乃交害。
四者实循环,酿毒甚蜂虿。
覆辙盍鉴诸,沈疴须急瘥。
置身廉让间,食色捐业债。
皇皇澡浴勤,寸丝原不挂。
粹然复天真,微阴去夬夬。
精金汰沙砾,嘉谷弃荑稗。
敬聆木铎鸣,底事徇膜拜。
三复祇腹膺,心神顿潇洒。
未敢缀卮词,牵延等菅蒯。
我曾听说廉公的话,曾受到孔子的教诲。
岂止是莲社的徒弟,还是超脱世俗的清净之人。
要洗净内心以便藏匿,义理阐述如羲皇的卦象。
参悟这些在于本性与天道,所见所闻是我未曾达到的境界。
在德的门前我感到敬畏,欲望在此刻必须谨慎。
上士应当努力修身,竭力防止堤坝的崩坏。
伟大的邵夫子啊,你的道理在南方延续出宗派。
你是正学的人伦之师,时刻警惕不可懈怠。
我矢志于这闲居的箴言,抨击世俗中的深感慨。
我深感惋惜那些夸耀的子弟,纵情享乐而不自知。
急功近利而苟且求得,奢淫交织成祸害。
这四者实际上是相互循环,酿成的毒害如同蜂虿。
覆辙的教训为何不鉴戒,沉疴之病须急于治愈。
处于廉让之中,饮食与色欲舍弃一切业债。
我勤奋地洗浴,丝毫不挂念世俗的利益。
清澈如初,微细的阴影已然去除。
精金淘沙砾,优秀的谷物弃去杂草。
恭敬地听木铎的鸣响,究竟为何要迎合他人膜拜?
三次复归内心,心神顿时轻松自如。
不敢攀附酒杯之词,拉长与等闲之辈的关系。
彭定求,清代诗人,曾任官职,酷爱诗词与哲学,提倡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他的作品多体现对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浮躁、奢华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这种风气的批判,呼吁人们重视内心修养和道德规范。
《邵二泉先生闲居四戒诗卷书后》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道德警示的诗作。诗中以古代圣贤的教诲为基础,探讨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与精神世界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对“廉公”“孔子”的提及,展示了清白与智慧的价值,提醒人们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清净。
诗中提到的“洗心密以藏”,以及后面的“窒欲慎一介”,都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外在的诱惑与享乐,最终只会带来精神上的空虚和道德的沦丧。这种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邵夫子的伟大以及他所代表的道南宗派,成为了诗人的精神指引。在此背景下,诗人通过对“食色捐业债”的提及,警示人们应当抛弃世俗的欲望,以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诗人将古代哲理与现实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呼唤,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和批判,具有很高的文学与思想价值。
整首诗以警惕世俗诱惑、提倡内心修养为主题,通过古代哲人的教诲,传达对道德与人伦的重视,警示人们在物质繁华中保持清明的内心。
“廉公”代表什么?
A. 贪婪
B. 清白
C. 权势
D. 享乐
诗中提到的“羲皇卦”象征什么?
A. 物质
B. 人情
C. 天道
D. 享乐
“上士敦躬修”中的“上士”指的是?
A. 地位高的人
B. 品德高尚的人
C. 学识渊博的人
D. 权力者
答案:1.B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