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17:3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7:30:34
苦吟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蚁无秋衣鴈有丧,霜天谋食各自愁。
鴈声寒死叫不歇,蚁膝冻僵行复休。
先生苦吟日色晚,老铃来催吃朝饭。
小儿诵书呼不来,案头冷却黄齑面。
这首诗表达了秋天寒冷的气候下,蚂蚁和大雁各自为食而烦恼。大雁在寒霜中悲鸣不止,蚂蚁因寒冷而行走得很缓慢。作者沉浸在苦吟中,天色已晚,老仆催促他去吃早餐。小儿子在旁边读书却没有叫他,案头的食物已经冷却,只有黄齑和面饼。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田园文学造诣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社会性。
创作背景:
《苦吟》创作于秋冬之际,正值气候变冷,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生活中的艰辛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思考,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内心的孤寂。
《苦吟》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与人生活的深刻观察。首联中,蚂蚁和大雁的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蚂蚁虽小却也在为生存而忧愁,大雁则因迁徙而感受到失落与悲伤。这种微小与宏大的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后两联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天色渐晚,食物冷却,仆人催促,孩子诵书却无暇顾及,显示出一种生活的忙碌与内心的孤独。诗人虽然在苦吟,但却被生活琐事所打扰,体现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意,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使得杨万里的诗作具有强烈的共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生物和个人生活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蚂蚁 B. 大雁 C. 青蛙 D. 猫
“先生苦吟日色晚”的意思是什么?
A. 诗人很忙 B. 诗人创作到天黑 C. 诗人心情不好 D. 诗人吃饭很晚
诗中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轻松愉快 B. 忙碌与孤独 C. 快乐与幸福 D. 无忧无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杨万里的《苦吟》更注重生活中的细微感受与内心的孤独,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壮志豪情。两首诗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