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1:56
送陈行之寺丞守南剑二首
作者:杨万里
甫尔丞农扈,翩然牧剑津。
诸公谁不相,有子几何人?
气节霜余凛,辞章王檨新。
飞腾可轻料?渠亦正青春。
这首诗是在送别陈行之去南剑担任寺丞。诗中说,刚刚踏上官途的你,轻轻松松地来到剑津。各位公子中,谁又不想与你相交呢?你有几个儿子呢?你的气节在寒霜中显得格外凛然,辞章则如王檨般新颖。你是否能展翅高飞呢?你正处于青春年华。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万里,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见长。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送别好友陈行之赴南剑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官职的渴望与理想。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诗人以“甫尔丞农扈”开头,生动地描绘了陈行之初入官场的情景,轻松自如,仿佛是春风得意的青年。这种轻松的状态与后面提到的“气节霜余凛”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对陈行之在官场上应有的气节和风骨的期望。
“辞章王檨新”则是对陈行之文才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他才能的认可和寄予的厚望。进一步,诗中提到“飞腾可轻料”,不仅是对陈行之未来的期许,也是对他能否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深思。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着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既有祝福,又有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杨万里诗作中一贯的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诗中提到的“王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著名的辞章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种乐器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祝福?
A. 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
B. 对国家的祝福
C. 对家庭的祝福
D. 对自然的赞美
“气节霜余凛”中的“霜”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清高与坚韧
C. 生命
D. 快乐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壮志未酬的感慨。与杨万里的祝福与期许相比,王勃的作品更显得忧伤与怀想。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送陈行之寺丞守南剑二首》的诗意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