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秋盛热

《新秋盛热》

时间: 2025-05-03 19:57:41

诗句

度夏今年未觉难,那知秋热政无端。

晚林不动蝉声若,蝉亦无风可得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7:41

原文展示:

度夏今年未觉难,那知秋热政无端。
晚林不动蝉声若,蝉亦无风可得餐。

白话文翻译:

今年夏天过得并不觉得困难,谁知道这秋天的热却是无缘无故的。
傍晚的树林静悄悄的,蝉声依旧响起,蝉也无风可得以觅食。

注释:

  • 度夏:度过夏天。
  • 今年:指的是当前这一年。
  • 未觉难:没有感觉到困难。
  • 那知:哪里知道。
  • 秋热:秋天的炎热。
  • 政无端:似乎没有理由或原因。
  • 晚林:傍晚的树林。
  • 不动:静止不动。
  • 蝉声若:蝉鸣声似乎是这样的。
  • 蝉亦无风可得餐:蝉也没有风可以用来觅食。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秋季气候变化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穷湘,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情豪放,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新秋盛热》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气候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诗中表现了夏秋交替时节的天气变化,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

诗歌鉴赏:

《新秋盛热》是一首描写秋天气候的诗,诗人在诗中通过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无奈。开头两句“度夏今年未觉难,那知秋热政无端”,通过对比,表现了夏天的舒适与秋天的燥热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一种突如其来的不适感。诗人没有感受到夏天的困苦,却在秋天感受到了无缘无故的热。接下来的句子“晚林不动蝉声若,蝉亦无风可得餐”通过描绘傍晚静谧的树林和蝉鸣,呈现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蝉没有风的帮助,无法觅食,似乎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生存困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天气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状态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度夏今年未觉难:表达了诗人对今年夏天的感受,认为没有感到特别的困难。
  2. 那知秋热政无端:却不知秋天的炎热是来得毫无理由,产生一种不安定感。
  3. 晚林不动蝉声若:描绘了傍晚树林的静谧,蝉声依然清晰。
  4. 蝉亦无风可得餐:蝉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无法寻找食物,表达了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夏天的舒适与秋天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蝉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表现出无助的状态。
  • 意象:晚林、蝉声等意象展现了宁静与无奈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季炎热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呈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感。

意象分析:

  • 晚林:象征宁静与孤独。
  • :代表生命的坚韧与无奈。
  • 秋热:象征着生活的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感受表达对秋天的热的感慨?
    A. 通过对比夏天的舒适
    B. 通过对比冬天的寒冷
    C. 通过对比春天的温暖

  2. 诗中提到的“蝉亦无风可得餐”暗示了什么?
    A. 蝉很快乐
    B. 蝉在寻找食物时遇到困难
    C. 蝉在秋天很活跃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杨万里的秋天描写都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但杜甫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困苦,而杨万里则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真阳峡十首 题无讼堂屏上袁安卧雪图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秋热 晓坐多稼亭 过陈公迳二首 晓出兜率寺送许耀卿二首 过赵受庄 跋忠敏任公遣帖 过真阳峡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影随形 罴貅 西字头的字 長字旁的字 惊屹 一字入公门 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廻置 门字框的字 卜字旁的字 包含陆的成语 令芳 以刑致刑 望天盆 阎罗包老 包含崩的成语 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直言危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