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26
胡儿莫窥江
作者:刘子翚 〔宋代〕
胡儿莫窥江,长江限绝吴楚间。
惊涛骇浪如连山,鲸鲵出没含戈鋋。
汝不顾死争相先,鸣髇不响突骑闲。
浮尸随潮去复还,胡儿莫窥江。
楼船百尺高崔鬼,鼓枻叱咤生风雷。
吴侬入水双眸开,汝不素习胡为来。
生虽欲杀死可哀,南北孰非吾民哉。
胡儿莫窥江,前年飞矢入未央,
日月双坠天无光。
去年一炬烧维扬,丹凤徒穴仍南翔。
国势如衡有低昂,犬戎岂得称天王。
暴兴恃暴必亟亡,乘蛇古谶开其祥。
中兴将士材无双,抚剑气已驰龙荒。
胡儿胡儿莫猖狂。
胡人不要窥视长江,长江将吴国与楚国隔绝。
惊涛骇浪如同连绵山峦,鲸鱼和鲵鱼出没其中,像是含着戈剑。
你们不顾死活争先恐后,鸣叫的马儿不响,突骑的士兵也闲散。
浮尸随潮水去又回,胡人不要窥视长江。
高耸的楼船如鬼魅,鼓声震天生风雷。
吴地的人民入水而视,难道你们不习惯胡人的到来?
生存虽然悲惨,但谁又能说南北不是我们自己的子民呢?
胡人不要窥视长江,前年箭雨飞入未央,
日月双双坠落,天无光明。
去年一把大火烧毁了维扬,丹凤徒然在穴中南飞。
国势如同天平,有高有低,犬戎岂能称王称霸。
暴力的兴起依靠暴力必定速亡,乘蛇而行,古老的预言已然开启。
中兴的将士材料无双,抚剑气已驰骋至龙荒。
胡人胡人不要猖狂。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诗风豪放,常以国事为题材,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地区的威胁加剧,作者通过对长江的描写,表达了对外族侵略的愤慨和对家国的忧虑。
《胡儿莫窥江》是一首充满战斗激情的古诗,刘子翚以长江为背景,展现了南北对立的紧张局势。诗中反复出现的“胡儿莫窥江”不仅是一种警告,更是一种对抗外敌、保卫家园的决心。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惊涛骇浪的比喻,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不可预测性,通过对浮尸的描绘,突显了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
诗中对“吴侬”的描写,既表现出对家乡人民的深切关怀,又反映出对外族人侵扰的愤怒。诗人在表达对南北分裂的无奈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最后,作者通过对中兴将士的描述,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复兴的可能性。
整首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情感表达了对外族侵略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抵抗精神。
“胡儿莫窥江”中的“胡儿”指的是哪类人?
诗中提到的“吴侬”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生虽欲杀死可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胡儿莫窥江》的诗意、背景及其在宋代文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