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4:15
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
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居所,湖风轻轻掩住门。幽谷中的鸟鸣与夕阳下的山影映衬着村庄。即使生活贫困,兴致好的人也愿意留客,尽管生活简单平淡,这样的地方又有谁来谈论呢?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整体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淡泊名利的精神。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刘子翚(约1084-约1138年),字仲华,号逸山,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与自然风光,具有清新脱俗的特点。
此诗创作于北宋末年,社会动荡,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以逃避纷乱的世俗生活,体现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
《访原仲山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湖边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诗的开头“寂寂临湖屋”,便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世隔绝、安静舒适的环境;而“湖风为掩门”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宁静感,仿佛连微风都在保护这个隐秘的空间。接下来的“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鸟声在幽谷间回荡,夕阳映照着村庄的山影,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相聚的珍视,尽管生活贫困,也愿意以酒樽相待,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一句“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则是对自己一生追求的反思,虽然过着简单淡泊的生活,但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无比满足,甚至不在乎外界的评说,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湖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诗中描绘的居所是在哪里?
诗人对待朋友的态度是怎样的?
“湖风为掩门”中的“掩门”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