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07
莺儿咒得花魂活。艳入东风睫。
病馀情味不宜春。怎又琼思瑶想屡兜人。
蝶儿娇索花容笑。瞒我寻芳悄。
病馀最怕管闲情。怎又香踪猜着一星星。
小莺儿在花前歌唱,仿佛是花魂复活了,
花的艳丽映入了东风的眼睫。
病后情愫不宜在春日滋长,
为何琼瑶的思绪却时常萦绕在我心头呢?
小蝶儿娇媚地索求花儿的笑容,
它悄悄地让我去寻觅花香。
病后最怕的是对闲情逸致的过多关注,
为何香气的踪迹却让我一再猜测呢?
“莺儿”和“蝶儿”在古诗词中常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萌动,反映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景象的向往和对病后情感的犹豫。
作者介绍:孙汝兰,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正值病后。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病后对生活的渴望和复杂的情感。
这首《虞美人 春日病起》通过春天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爱情与病痛间的复杂情感。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然而在诗人心中,却因病痛而多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开头以莺鸟与花魂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但紧接着却是对自己病后的反思。诗人以“病馀情味不宜春”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无奈与矛盾,似乎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病痛形成了鲜明对比。后面描写蝶儿的娇媚与对花的渴望,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馨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整首诗在轻柔的笔调中流露出对春的向往,却又夹杂着病后难以启齿的情感,形成了深邃的艺术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采用了拟人手法,如“莺儿咒得花魂活”,增强了自然的生命感;使用了对仗,如“琼思瑶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春日的美好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对病痛的反思,体现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小莺”象征着什么?
“病馀情味不宜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什么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了病痛与思念,表达了女性在春天时对爱情的渴望与忧伤。两首诗在意象上都体现了春天的美好,但情感的表达却各具特色。李清照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而孙汝兰则在病痛中对春日的美好产生了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