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2:47
《次韵刘贡甫学士画松石图歌》
作者:苏辙
长松大石生长见,
朅游尘土嗟空羡。
寒翠关心失旧交,
荣华过眼惊流电。
破缯买得古画图,
遗墨参差随断线。
蟉枝倒挂风自舞,
直干孤生看面面。
故山旧物远莫致,
爱此随人共流转。
物生真伪竟何有,
适意一时宁复辨。
少年所好老成癖,
傍人指笑嗟矜炫。
京城宅舍松石希,
买费百金犹恐贱。
这首诗描绘了长松和大石的生长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羡慕和感慨。寒冷的翠绿让人失去了旧友的温暖,眼前的荣华瞬息万变,令人惊讶。买得的古画图,虽然是破旧的,却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历史痕迹。枝头的蟉鸟在风中摇曳,孤零零的树直立着,仿佛在展示自己的姿态。故乡的旧物已无法再得,唯有这些与人共流转的美好。真正的存在与虚伪究竟有何区别呢?适意的瞬间又能否再分辨?少年时的爱好在老年变成了癖好,旁人指着笑谈,感叹其炫耀。京城的宅邸中,松石极为稀少,花费百金也常常害怕它的贱价。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苏辙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三人合称为“苏门三学士”。苏辙的诗文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细腻,尤其擅长诗歌和散文。
这首诗作于苏辙对刘贡甫的画作的吟咏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世繁华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旧友情谊的怀念与对物质的无奈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
这首诗通过对松石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哲学思考。长松和大石象征着自然界的宏伟与坚韧,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诗中“寒翠关心失旧交”一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旧友的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在“荣华过眼惊流电”中,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瞬息万变感到惊讶,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短暂荣华的追逐与失落。破旧的画卷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诗人在其中感受到了一种哲理的沉重。
最后,诗人提到“少年所好老成癖”,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成长的悖论,反映了对自身变化与世事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美的享受,也蕴含着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苏辙深邃的思维与感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对旧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无奈与哲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中“长松大石”分别象征什么?
A. 生命与死亡
B. 坚韧与稳重
C. 富贵与贫贱
D. 快乐与悲伤
诗中提到的“荣华过眼惊流电”意指什么?
A. 物质的短暂性
B. 自然的美丽
C. 友情的珍贵
D. 诗人的无奈
诗中提到“故山旧物远莫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财富的渴求
C. 对名声的追逐
D. 对友谊的珍视
对比苏辙与李白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辙更注重内心的哲思与情感,而李白则更加豪放,强调人对自然的挑战与融入。李白的作品多以壮丽的景色与豪情壮志为主题,而苏辙则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