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时间: 2025-05-02 04:52:23

诗句

身如草木顺阴阳,附火重裘百日强。

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

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2:23

诗词名称: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作者: 苏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身如草木顺阴阳,附火重裘百日强。 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 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白话文翻译:

我身如草木,顺应阴阳变化,裹着厚重的皮毛在火旁取暖,度过百日的严寒。 渐渐地感到温暖,冰冷的气息也随之消散,微醺之际,我舞动意气风发。 我兄长在外已离我三个月,今夜我们虽千里相隔,却同饮一杯酒。 世间的事只需自己去解读,寒冷的冬天就要尽情饮酒,宛如热汤一般。

注释:

  • 身如草木:比喻自己像植物一样,随顺自然的阴阳之变。
  • 顺阴阳:顺应自然的规律,阴阳指代阴冷与阳光。
  • 附火重裘:靠近火源,裹着厚重的衣服,形容抵御寒冷。
  • 渐喜微和:渐渐感受到温暖。
  • 半酣起舞:微醉之时,情绪高涨,开始起舞。
  • 吾兄去我行三腊:我的兄长在外已离开我三个月(腊月指冬季)。
  • 千里今宵共一觞:虽然相距千里,但今夜共同举杯。
  • 世事只今人自解:世间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理解。
  • 苦寒须尽酒如汤:在寒冷的冬季,需尽情饮酒,酒如热汤般温暖。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冬至之际,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寒冷冬季中借酒消愁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季节中对兄弟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以酒解忧的情感。开头两句以“草木”与“火”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在冬季中的生存状态,展现出一种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哲学思考。接着,诗人以“微和解凝烈”来表达内心的愉悦,似乎在冬日的寒冷中找到了生存的乐趣,借酒舞蹈以忘却烦忧。

而在“吾兄去我行三腊”的诗句中,则透露出浓浓的思乡情怀,尽管身处千里之外,却因同饮一杯酒而感到心灵的共鸣。最后两句则强调了个人对世俗困扰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解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如草木顺阴阳: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法则,体现出一种谦卑与适应的态度。
    • 附火重裘百日强:通过对比,显示了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存。
    • 渐喜微和解凝烈:描绘了温暖回归后的喜悦,对比之前的寒冷状态。
    • 半酣起舞意仓忙:表现了诗人在愉悦的氛围中,借酒消愁,放飞自我的状态。
    • 吾兄去我行三腊:透露出对兄长的思念,反映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 千里今宵共一觞:强调了虽然相隔遥远,但心灵的共鸣。
    • 世事只今人自解: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强调自我理解的重要性。
    • 苦寒须尽酒如汤:借酒温暖心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如草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顺应自然的态度。
    • 对仗:如“千里今宵共一觞”,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 拟人:将冷与热赋予感情,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在寒冷冬季中,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借酒消愁,体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时刻的豁达和洒脱。

意象分析:

  • 草木:象征生命的坚韧与适应力。
  • :象征温暖与希望,是抵御寒冷的力量。
  • :象征快乐与解忧的手段,反映出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追求生活乐趣的精神。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一个?
      • A. 春天
      • B. 夏天
      • C. 冬天
      • D. 秋天
    2. 诗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 A. 写信
      • B. 举杯同饮
      • C. 送礼物
      • D. 亲自上山
    3. 诗中提到的“酒如汤”意指什么?
      • A. 酒很烈
      • B. 酒很温暖
      • C. 酒很苦
      • D. 酒很凉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问刘十九》
  •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辙的《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二者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苏辙更强调生活的乐观与勇敢,而杜甫则流露出深沉的忧伤与苦闷。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苏辙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公以公累出知濠州 泰灵园书事 宿扬州 宿延平津 宿黄蘖听彬长老谭禅 宿海边寺 送张太傅还乡 送张处士二首 送杨渥赴西安主簿 送驯鹿与车禅长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兴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肆行不轨 幸望 宾词 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顾盼多姿 母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择优录取 奶哥哥 郎才女貌 贝字旁的字 流离转徙 搭便 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