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41
不信高情肯独钟,卷帘天外雨流红。
欲回春梦谁为主,已似秋蓬只任风。
年夜后,忆初逢,惊鸿千里怅难同。
笙歌不歇神州路,一夕昆池想像中。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尚情感的不信,窗帘外的雨水如红花般流淌。想要回到春天的梦,谁能为此掌控呢?如今已如秋天的蓬草,只能任凭风吹。过年之后,回忆起初次相逢,像那千里惊鸿般的美好却难以重现。笙歌的声音不断响起,神州大地的路途上,那一夜的昆池依然在我的想象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斯翰是当代著名的诗人,生于20世纪,作品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刘斯翰的一个特定时期,可能受到个人情感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诗中表现的孤独与渴望,反映了当代人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思考。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首句“不信高情肯独钟”直接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怀疑,暗示了现代人对爱情的冷漠与不信任。接下来的“卷帘天外雨流红”,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外界的美丽,雨水流淌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反映出内心的失落感。
诗中的“欲回春梦谁为主”则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渴望回到春天的梦境,但同时又感到无奈与失落。作为对比,“已似秋蓬只任风”则表现了诗人如今的无助,秋蓬随风飘荡,象征着孤独与无依无靠。
在后两句中,诗人回忆起初次相逢的美好,像“惊鸿千里”般的瞬间,却又感到难以再现的遗憾。最后一句“笙歌不歇神州路”,则以音乐的不断响起来象征生活的延续,尽管有着无尽的思念与伤感,生活仍然要继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展现了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探讨了人对情感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情”指的是什么?
A. 低俗的情感
B. 真挚高尚的情感
C. 无聊的情感
诗人用“秋蓬”来形容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孤独与无助
C. 春天的希望
“笙歌不歇神州路”中的“笙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音乐与欢乐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