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2:16
垂柳风边拂万丝。春光照眼惜花枝。
凤城好景谁来赏,忙杀悠悠世上儿。
歌近耳,酒盈卮。十分劝饮欲推辞。
人生休听渔家曲,一日风波十二时。
垂柳在风中轻轻摇曳,像万千丝线一样飘动。春光明媚,令人不忍离去这花枝。
凤城的美景,究竟有谁来欣赏呢?这世间的人儿都忙得不可开交。
耳边传来歌声,酒杯也满满当当。虽然有人劝我多喝几杯,我却想推辞。
人生啊,何必再去倾听渔家的曲调呢?一天之中,风波竟然有十二个时辰。
刘秉忠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擅长词曲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但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以及希望珍惜当下的情感。
这首《鹧鸪天》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流畅的语言中透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垂柳风边拂万丝”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柳树的柔美与春光的温暖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然而,随着“凤城好景谁来赏”的问句,诗人引入了对现实的反思,表达出对身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无奈。接下来的“忙杀悠悠世上儿”,更是道出人们在忙碌中迷失的状态。
在诗的后半部分,酒的意象频繁出现,表现出欢聚的氛围,也暗示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诗人劝饮之际,心中却有一种推辞的冲动,似乎在暗示对人生的复杂感受。最后一句通过对渔家曲的提及,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反思,显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忙碌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既渴望享受当下又无奈于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中“凤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城市
B. 诗人的家乡
C. 一个神话传说
诗中提到的“渔家曲”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简单的生活
C. 忙碌的生活
“一日风波十二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享受
B. 对人生的无奈与反思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可以将《鹧鸪天》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两个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显豪放,而刘秉忠则表现出细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时间流逝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