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7:16
戎马疮痍已十年,浔阳灰劫倍堪怜。
水分九派涛声阔,山抱孤城塔影悬。
野烧荒原衔落日,秋风废垒起残烟。
萧骚此际江州客,一曲琵琶意惘然。
经过十年的战乱与创伤,浔阳的惨状更加令人心痛。
九派江水波涛汹涌,孤城的塔影在山间摇曳。
荒原上野火烧过,夕阳映照着废墟的残烟。
在这样的时刻,身为江州客的我,听着琵琶曲,心中感到无比惆怅。
戴宏烈(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战乱之中,曾经历多次动荡与变迁。他的诗风以悲壮、忧国忧民为主,常常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对历史的沉思。
本诗作于清代,正值清朝中期的动荡年代,国家多次经历战乱与灾难。诗人借浔阳江的景象,抒发对故国沦丧的悲痛及对未来的迷茫。
《九江》一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历史的沉痛交织,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处境的无奈。首句“戎马疮痍已十年”直接点出战争的残酷与持久,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接着通过描绘“水分九派涛声阔”和“山抱孤城塔影悬”两幅画面,既展现了浔阳江的壮阔,也隐喻了孤城的悲凉与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后面几句,野烧与落日的意象交融,描绘出一种荒凉的秋景,给人以凄清之感。“秋风废垒起残烟”更是将战后的废墟感与自然的变迁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人心的无奈。
最后一句“萧骚此际江州客,一曲琵琶意惘然”,通过琵琶的音乐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相连,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深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浔阳江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忧虑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的“戎马”指的是哪种状态?
“水分九派”中的“九派”指的是?
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九江》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九江》更侧重于历史的沉痛,而《将进酒》则表现了豪情与乐观。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艺术表现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