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0:35
中秋日简同盟诸公
风囊啸谷猎尘衫,
雨鬣行天驾玉骖。
一洗蛮烟浑逐北,
全提商令似征南。
佳时不负中秋约,
双桂能同一夜谈。
我亦兰陔奉馨膳,
与君欢事喜相参。
在这中秋时节,风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猎人披着尘土的衣衫;雨水如鬃毛般飞舞,驾着华丽的马车行驶天际。冲去蛮荒的烟雾,仿佛追赶北方的云雾,提着商朝的令旗,似乎要征讨南方的敌人。美好的时光不应辜负中秋的约定,双桂树下,大家可以在同一个晚上畅谈。我也在兰亭准备了美味的菜肴,愿与君共享这欢乐的时光。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视。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以中秋团圆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相聚的期盼,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中秋日简同盟诸公》是一首表现中秋节团圆和友情的诗作,透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诗人用“风囊啸谷”和“雨鬣行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仿佛在描绘中秋夜的宁静与和谐美好。同时,诗中提到的“佳时不负中秋约”则强调了中秋节团圆的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期待。最后,诗人以“我亦兰陔奉馨膳”结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相聚的热切期盼,展现出浓厚的友情与温情。这首诗不仅具有美丽的意象,还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使其在众多中秋诗作中脱颖而出。
整首诗以中秋团圆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欢聚的期待,展现出深厚的友情与浓厚的节日氛围。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友情与团圆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B
“商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文学成就
B) 历史英雄
C) 古代号令
答案:C
诗中提到的“双桂”指的是什么?
A) 两棵桂树
B) 两位朋友
C) 两个节日
答案:A
对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家人与友人的思念,但廖行之的作品更注重于节日的欢聚,而杜甫则更多地渗透了忧伤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