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时间: 2025-05-06 02:03:26

诗句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

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26

原文展示: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
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白话文翻译:

月亮斜斜地照耀着天空,江水在寒光中隐隐闪烁。
我倚着高栏醉酒,宛如画中的人,远处的烟村里传来谁的榔声?
乌鹊疲倦地栖息,鱼龙惊动而起,星星在垂杨柳下闪烁。
芦花在广阔的水面上微微摇曳,秋色弥漫整个江乡。
楼台仿佛是游仙的梦境,又似是洛浦和潇湘的景色。
清风和露水浩荡,山河的影子在变化,今古交融照耀着这份凄凉。

注释:

  • 冰轮:指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圆润。
  • 江练:指江水,隐含了水面如练的平滑与寒冷。
  • 危阑:高高的栏杆。
  • 鸣榔:榔头声,指用于打击的乐器声,给人以音韵的联想。
  • 乌鹊:指乌鸦,表现了动物的自然状态。
  • 鱼龙:鱼和龙,形容水中的生物,暗示水的生机。
  • 芦花:芦苇花,象征着秋天的自然景象。
  • 洛浦潇湘:指古代名胜地,传达了一种神秘的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1143-1194),字公甫,号靖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洒脱,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时值国家动荡,诗人借月夜之美和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时局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是一首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的诗作。开篇以“冰轮斜辗镜天长”引入,月亮的光辉映照在长空中,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悠远的意境。紧接着,诗人通过“江练隐寒光”的描绘,表达出江水的宁静与寒冷,象征着内心的孤寂。

在“危阑醉倚人如画”句中,诗人以“人如画”自喻,意在强调他醉意朦胧中的美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的情愫。随后“隔烟村何处鸣榔”一句,声响的隐约传来,打破了夜的寂静,也为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星斗、乌鹊、鱼龙等意象,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最后的“今古照凄凉”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结合,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以月夜为引,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自然美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冰轮斜辗镜天长:月亮斜照,宛如镜子般的天空。
  2. 江练隐寒光:江水在寒光中隐约闪烁。
  3. 危阑醉倚人如画:我倚在高栏上,醉眼朦胧,像画中的人。
  4. 隔烟村何处鸣榔:远处烟雾弥漫的村庄,传来榔声,无从知晓。
  5.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乌鸦疲倦地栖息,水中的鱼龙被惊动。
  6. 星斗挂垂杨:星星挂在垂杨树下,形成美丽的夜景。
  7. 芦花千顷水微茫:广阔水面上芦花摇曳,显得模糊而美丽。
  8. 秋色满江乡:秋天的色彩弥漫在江乡。
  9. 楼台恍似游仙梦:楼台的景象如同游仙的梦境。
  10. 又疑是洛浦潇湘:似乎又让人想起洛浦和潇湘的美景。
  11.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清风和露水浩荡,山河的影子不停变化。
  12. 今古照凄凉:古今交织,映照出一份凄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轮”比喻月亮,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如“乌鹊倦栖”,赋予动物以人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索。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逝。
  • 乌鹊鱼龙:象征自然的生机。
  • 楼台:象征人对理想与美景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冰轮”指代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D. 云
  2. 诗中提到的“榔声”是指什么?

    • A. 风声
    • B. 鸟鸣
    • C. 打击乐器声
    • D. 水声
  3. 诗的最后一句“今古照凄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反思
    • C. 愤怒
    • D. 恐惧

答案:

  1. B. 月亮
  2. C. 打击乐器声
  3. B. 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陈亮与苏轼的月夜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感悟的思考,但陈亮的诗更显孤独与沉思,而苏轼则多了一份豪放和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骊山(一作赵嘏诗) 广陵城(一作赵嘏诗) 新安故关 还淮却寄睢阳 寄浙右旧幕僚 闺情 怀郑洎 题嘉祥驿 徐波渡 壮士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谔节 天遂人愿 裹足不前 气字旁的字 腾布 欠字旁的字 跋前疐后 舌字旁的字 礼贤下士 智力测验 糹字旁的字 包含律的词语有哪些 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垣的词语有哪些 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幕宾 击拂 水清无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